☆☆☆☆☆考点1:地西泮(安定)
地西泮是苯二氮 类的典型代表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及抗焦虑药。
【药动学】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经0.5~1.5h,血中药物浓度可达峰值。肌内注射后,在体液pH条件下可发生沉淀,故吸收比口服更慢且不 规则。因其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可迅速进入脑组织,但随后大量分布到脂肪组织,脑中浓度迅速下降,故作用快而短。本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t1/2 为30~60h.主要经肝药酶转化,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及奥沙西泮仍具药理活性,最终由尿排出。少量地西泮还可通过胎盘和乳汁排出。
【药理作用】
1.抗焦虑作用。焦虑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发作时患者自觉恐惧、紧张、忧虑、失眠,并伴有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地西泮在小于镇静剂量时即可明 显改善上述症状,有较高的选择性,是目前最好的抗焦虑药之一。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部位主要在调节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已发现低剂量地西泮即可抑制边缘系统 中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
2.镇静催眠作用。随着使用剂量加大,可出现镇静和催眠作用,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但即使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作为催眠药有以下优点:①明显缩短或取消非快动眼睡眠第4相,因此可减少发生于此时期的夜惊或夜游症,但对快动眼睡眠(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出现反 跳性REMS延长较巴比妥类轻,可产生近似生理性睡眠;②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安全范围大;③对肝药酶几无诱导作用,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④依赖 性、戒断症状较轻。基于这些优点,以地西泮为代表的本类药物已几乎取代了巴比妥类,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镇静催眠药。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地西泮对抗戊四唑、印防己毒素等引起的阵挛性惊厥效果好,而对士的宁及电刺激引起的强直性惊厥效果较差。具有很强的抗惊 厥和抗癫痫作用,虽不能减少惊厥原发病灶的放电,却能限制惊厥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层及皮层下扩散,终止或减轻惊厥的发作。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地西泮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可缓解动物的去大脑僵直,也可减轻人类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与N2受体阻滞药和去极化型肌松药不同,地西泮在发挥肌肉松弛作用的同时,一般不影响正常活动。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后膜上有苯二氮 类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 类受体。该受体在大脑皮层的分布密度 最高,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脑干和脊髓的密度较低。这种分布状况与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GABA受体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为配体-门控性Cl -通道(ligand-geted Cl- channel)。在Cl-通道周围有5个结合位点,即GABA、苯二氮 类、巴比妥类、印防己毒素和神经甾 体化合物结合位点。
GABAA受体被GABA激活时,Cl-通道开放,Cl-随通道自细胞外流向胞内,使神经细胞发生超极化而产生抑制效应。当地西泮等苯二氮 类药 物与苯二氮 类受体结合时,可通过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并不延长Cl-通道开放的时间,亦不增大Cl-流), 使更多的Cl-内流,加强GABA的抑制效应。在没有GABA存在时,苯二氮 类药物与苯二氮 类受体结合后不能直接使Cl-通道开放。
【临床应用】
1.焦虑症。用于缓解恐惧、紧张、忧虑、失眠、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
2.失眠症。用于各种失眠症,可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3.抗惊厥。临床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子痫、破伤风和药物中毒引起的惊厥。静脉注射地西泮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措施。
4.其他。临床可缓解脑血管意外、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等所致的中枢性肌强直。
【不良反应】 地西泮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昏、乏力;其次为记忆力下降、头痛、易激动等;大剂量时偶见共济失调,运动 功能障碍,语言含糊不清,甚至昏迷和呼吸抑制。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等。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故静脉注射速度宜慢。饮 酒或同时应用其他中枢抑制药时可显著增强其作用和毒性。
长期应用地西泮可产生耐受性,用于催眠耐受性产生较快,而用于抗焦虑则耐受性产生非常缓慢。长期应用还可产生精神和躯体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戒 断症状,表现为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甚至惊厥,故不宜长期服用。但与巴比妥类药物相比,地西泮依赖性的发生率较低,戒断症状较轻。
【禁忌证】 老年患者,肝、肾和呼吸功能不全者,驾驶员,高空作业和机器操纵者,以及青光眼和重症肌无力者慎用。孕妇忌用。
☆考点2:硝西泮(硝基安定)
硝西泮有较好的安定、镇静催眠作用,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无明显后遗效应。服药后15~30min可入睡,维持6~8h.
【药理作用】 本品为苯二氮 类抗焦虑药,作用机制与其选择性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与中枢苯二氮 受体结合,而促进氨基丁酸的释放,促进突触传导功能有关,具有安定、镇静及显著催眠作用。本品还具有中枢性肌松弛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药动学】 口服快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78%,口服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蛋白结合率高达85%,半衰期 (t1/2)为8~36小时,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以代谢产物随尿排出,20%随粪便排出。总清除率(CL)为4L/h,表观分布容积(Vd)175L.本 品可通过胎盘。
【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失眠,亦可用于癫痫,对癫痫持续状态有显效,对阵挛性发作效果较好。也用于婴儿惊厥。
【不良反应】 常见嗜睡,可见无力、头痛、晕眩、恶心、便秘等。偶见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
【禁忌证】 白细胞减少者、重症肌无力者、对本品过敏者。
☆ 考点3:劳拉西泮(罗拉,氯羟安定)
【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93%,3h血药浓度达峰值,经肝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t1/2约10~18h.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与地西泮相似。但抗焦虑作用强于地西泮,2~5mg本品的催眠作用与200mg苯巴比妥相近,作用持续4~6h.临床用于焦虑症、骨骼肌痉挛及失眠症。
【不良反应】 常见易疲劳与倦怠、嗜睡、眩晕、共济失调、肌力减弱,常与用药剂量相关。反复应用可产生依赖性。
【禁忌证】 肺部疾患者不宜使用;老年及儿童慎用;与酒精及其它中枢镇静安眠药合用可增强作用。
☆☆考点4:三唑仑(海洛神,三唑安定)
【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55%.15~30min起效,约1.3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t1/2为2~4h。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作用与地西泮相似,具速效、短效的特点。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其催眠作用、肌松作用和安定作用分别为地西泮的45倍、30倍和10倍。适用于各型失眠症和焦虑症。
【不良反应】 较少且较轻,一般常有偏头痛、视力减退、乏力、眩晕、口干、便秘、恶心及心动过速,偶见味觉改变。
【禁忌证】 重症肌无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禁用。
☆ 考点5:美沙唑仑(甲氯唑仑)
【药动学】 口服后1~2h血药浓度达峰值,代谢产物消除缓慢,主要从粪便排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抗焦虑作用强于地西泮,尚可抑制美解眠引起的阵挛性痉挛及抑制去大脑强制状态,并可减少自发性肌肉运动。用于各型神经官能症。[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不良反应】 可见倦怠、口渴、步态不稳,偶见白细胞、红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皮疹及性功能减退。
☆ ☆☆☆☆考点6: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根据其脂溶性大小、起效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4类。
【药动学】 口服或肌内注射均易吸收,并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体液,也易通过胎盘。各药进入脑组织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脂溶性高低。脂溶性高则蛋白 结合率高,反之则低。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与脂溶性高低成正比。脂溶性高的药物如司可巴比妥等主要在肝脏代谢而失效,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而脂溶性小的药物如 苯巴比妥主要以原形自肾脏排泄而消除,故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尿液pH值对苯巴比妥的排泄影响较大。碱化尿液时,该药解离增多,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可加速自尿中的排泄。是解救苯巴比妥类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药理作用】 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性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增加,其中枢抑制作用也由弱到强,相继呈现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麻醉等作用。大剂量可抑制心血管中枢,中毒量可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1.镇静、催眠。小剂量(约麻醉用量的1/4)可引起安静,并可缓解焦虑、烦躁不安状态;中等剂量(约麻醉用量的1/3)可催眠,即缩短入睡时 间,减少觉醒次数和延长睡眠时间。巴比妥类药物可缩短REM睡眠,引起非生理性睡眠,久用停药后可有REM睡眠时相"反跳性"地延长,伴有多梦而引起睡眠 障碍,这可能也是此类药物产生精神信赖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不良反应多见,故已不作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2.抗惊厥。大于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可保护动物耐受10倍致死量的士的宁及戊四唑而免于惊厥致死。苯巴比妥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及抗癫痫作用。
3.麻醉及麻醉前给药。硫喷妥钠作静脉麻醉或诱导麻醉用,一些短效及超短效巴比妥类,如美索巴比妥、己烯巴比妥和硫喷妥钠等静脉注射可产生短暂的麻醉作用。
4.增强中枢抑制药作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与解热镇痛药合用,则能加强后者的镇痛作用。此外也能增强其他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抗惊厥。临床应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脑膜炎、脑炎及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惊厥。一般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危急病例则用作用迅速的异戊巴比妥钠等中短效类药物,但后者的维持时间较短。苯巴比妥可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2.静脉麻醉。一些短效及超短效巴比妥类可用于小手术或内窥镜检查时作静脉麻醉。长效及中效巴比妥类可作麻醉前给药,以消除病人手术前紧张情绪,但效果不及地西泮。[医学 教育网 搜集 整理]
【不良反应】
1.后遗效应。催眠量巴比妥类醒后可出现眩晕、困倦、精神不振、精细运动不协调等。
2.耐受性。短期内反复服用巴比妥类可产生耐受性,表现为药效逐渐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预期作用。耐受性产生的原因与其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有关。
3.依赖性。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对该药的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形成躯体依赖性后,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表现为失眠、激动、焦虑、震颤甚至惊厥。与苯二氮 类相比,更易产生依赖性,戒断症状亦较重。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催眠量的巴比妥类对正常人呼吸影响不明显,但对已有呼吸功能不全者(严重肺气肿或哮喘者)则可显著降低每分钟呼吸量及动脉 血氧饱和度。中等剂量巴比妥类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肺功能不全和颅脑损伤性呼吸抑制患者禁用。中毒剂量可致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5.肝药酶诱导作用。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提高肝药酶活性,可加速自身和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
6.过敏反应。少数人服用后可见皮疹等,偶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
【中毒和解救】 口服10倍于催眠剂量可致中度中毒,15~20倍则可引起严重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深度昏迷、高度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休克及肾功能衰竭等。深度呼吸抑制是急性中毒的直接死因。
对急性中毒者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甚至气管切开,也可应用中枢兴奋药。为加速巴比妥类药物的排泄,可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严重中毒病例可采用透析疗法。
☆ ☆考点7:常用的其他镇静催眠药
常用的其他镇静催眠药。
☆☆☆考点8:抗惊厥药
惊厥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的全身骨骼肌强烈的不随意收缩,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见于高热、破伤风、子痫、癫痫大发作和某些药物中毒等。除了应用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或水合氯醛治疗外,也可注射硫酸镁抗惊厥。主要介绍硫酸镁(硫苦,泻盐)。
【药动学】 口服后部分吸收,约有20%进入血液,而后随尿液排出。导泻作用一般在服药后2~8小时内出现,作用持续1~4小时。
【药理作用】 本品为容积性泻药。口服不易被肠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到 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壁产生刺激,放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本品作用强烈,犹如冲洗肠管,排出大量水样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山梨醇或甘油 配伍。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控制子痫发作、高血压危象,还用于急性便秘,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时清洗肠道,肠内异常发酵引起的下腹膨胀,可与驱虫药使用。
【不良反应】
1.导泻时如服用浓度过大的溶液,可自组织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因此宜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作用和防止脱水。
2.在排便放射引起腹胀时,应禁用本品导泻,以免突然增加肠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加剧腹胀不适。
3.若由中枢抑制药引起的中毒需导泻时,应避免使用本品,可改用硫酸钠。
4.肠道出血,孕妇,急腹症患者,经期妇女禁用本品导泻。
【药物过量处理】
1.口服中毒者,可引起胃部剧痛,呕吐,腹泻,烦渴,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膀胱和肾无力,休克;重症者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昏睡,昏迷。
2.对误食镁盐所致的中毒,应立即口服牛乳或蛋清等保护剂,并予以洗胃。肾功能健全者可用利尿剂加速镁盐自肾中排泄。
3.对于急性中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解救。
【用法与用量】 口服。导泻,成人一次5~20克;儿童,一次1~5克。同时应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