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执业资格考试:《答疑周刊》2015年第17期
问题索引:
1.【问题】初期复苏的关键是什么?首要步骤是什么?
2.【问题】半坐卧位和中凹卧位适用的疾病范围?
3.【问题】癫痫发作时,何时选地西泮何时苯妥英钠?
4.【问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5.【问题】女性,20岁,踝关节扭伤12小时,经检查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需进行冷敷,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局部组织充血B.促进炎症局限C.减轻局部疼痛D.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E.促进末梢循环【正确答案】A,为什么不选C?
具体解答:
1.【问题】初期复苏的关键是什么?首要步骤是什么?
初期复苏—人工循环(第一步骤,也是关键)。人工循环(C)方法是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2.【问题】半坐卧位和中凹卧位适用的疾病范围?
中凹卧位:①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气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②实施: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半坐卧位:1)适用范围:①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也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②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③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使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且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吸收性能差,可以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从而既可减轻中毒反应,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④腹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轻腹部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伤口疼痛,有利于愈合。⑤某些面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⑥疾病恢复期体质衰弱病人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逐渐向站立过渡。实施:①使用摇床时,用摇把摇起床头支架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防止身体下滑。床尾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栏。放平卧位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②使用靠背架时,在床头部垫下置于靠背架,抬高上半身;下肢屈曲,膝下垫用中单包裹的枕头,中单的两端系于床缘固定,以防止病人身体下滑。床尾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栏。放平卧位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部。
3.【问题】癫痫发作时,何时选地西泮何时苯妥英钠?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应在给氧、防护的同时从速制止发作,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和脑水肿。可依次选用下列抗癫痫药物制止发作:(1)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mg,无效改用其他药物;有效而复发者可在30分钟后重复注射,或将地西泮100~2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1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2)苯妥英钠10~20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20~40ml作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50mg/min。(3)异戊巴比妥钠0.5g溶解于注射用水10ml作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0.1g/min。应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4)10%水合氯醛20~30ml保留灌肠。
4.【问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因素如下:1.感染 约80%急性ITP病人,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慢性ITP病人常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2.免疫因素 病人体内有病理性免疫所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后易遭破坏。抗体不仅导致血小板破坏同时也影响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3.肝、脾因素 体外培养证实慢性型病人脾能产生血小板特异性IgG,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遭到破坏,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1日,ITP病人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 约为1~3日。另外,病人做脾脏切除后,多数血小板计数上升,表明脾脏在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的作用与脾相似。4.其他因素 鉴于女性病人多见且多于40岁以前发病,推测本病可能与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对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的破坏有关。
5.【问题】女性,20岁,踝关节扭伤12小时,经检查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需进行冷敷,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局部组织充血B.促进炎症局限C.减轻局部疼痛D.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E.促进末梢循环【正确答案】A,为什么不选C?
减轻局部疼痛主要用于牙痛、烫伤、急性损伤早期等病人,而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是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用冷的目的。做题时,我们一定要选择最优最佳的答案。冷疗法的目的:1.控制炎症扩散 冷可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2.减轻疼痛 冷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冷也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导致的疼痛。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疼痛原理:(1)冷使N末梢敏感性降。(2)收缩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肿胀减退适应于:压痛、烫伤、急性损伤早期。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4.降低体温 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蒸发等物理作用,来降低体温。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对脑外伤、脑缺氧病人,可利用局部或全身用冷,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需氧量,以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所以选择答案A,不选择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