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暑剂适用于夏月感受暑邪之病,症见恶寒发热,吐泻腹痛,或身热面赤,烦渴喜饮,体倦汗多,小便不利,脉数等。
当辨暑病的性质属阴属阳。暑多夹湿,祛暑剂每多配伍祛湿药,应用本类方剂时须注意暑与湿的主次轻重。下边具体详谈如下祛暑方剂:
香薷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一斤 白扁豆 厚朴各半斤
【用法】水煎或加酒少量同煎。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组方原理】本证乃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治当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方中香薷辛香,为夏月祛暑解表要药,重用为君。厚朴行气除满,燥湿化滞为臣。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为佐。入酒少许意在温通经脉,助药力通达全身。
【常用加减】若兼内热者,加黄连;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胸闷、腹胀、腹痛甚者,可加砂仁、藿香、枳壳。
六一散
【出自】《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组成】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用法】包煎,或温开水调下。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组方原理】本证乃暑热夹湿所致。治宜清暑利湿。方中滑石为君,清解暑热而除烦止渴,渗利小便使暑湿之邪从下而泄。甘草生用为佐,清热泻火,益气和中,与滑石配伍,可防滑石寒滑伤胃,亦可甘寒生津,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
【附方】益元散,本方加辰砂三钱;功用:清暑利湿,镇惊安神;主治: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小便不利。碧玉散,本方加青黛;功用:祛暑利湿,清热解毒;主治: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鸡苏散,本方加薄荷叶末一分;功用:清暑利湿,辛凉解表;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桂苓甘露散
【出自】《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组成】茯苓一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半两 泽泻一两 官桂半两 石膏二两 寒水石二两 滑石四两 猪苓半两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主治】暑湿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
【组方原理】本证由暑热夹湿所致。治宜清解暑热,化气利湿。本方即六一散合五苓散,加石膏、寒水石而成。方中重用滑石为君,清解暑热,利水渗湿。石膏、寒水石清解暑热为臣。猪苓、茯苓、泽泻利水祛湿;白术健脾化湿;肉桂助膀胱气化以行水湿,且防大寒之剂寒凉碍湿之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防“三石”寒遏重坠,为佐使。
清暑益气汤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组方原理】本证由暑热耗伤气津所致。治当清热解暑,养阴生津。方中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且石斛兼能清热,麦冬兼能清心除烦,共为臣药。黄连泻火以助清热之力;知母泻火滋阴;竹叶清热除烦,均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用为佐使药。
【鉴别】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皆可治暑热耗伤气津之证,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脉虚数等。但竹叶石膏汤以石膏与麦冬为主,功善清热泻火养阴,辅以人参、半夏调和脾胃,重在清解余热,兼以益气生津和胃。清暑益气汤以西洋参、石斛、麦冬为主,功善益气养阴,重在益气养阴生津。
以上为中医主治中涉及的祛暑剂,希望对夏月所感之病有帮助。
相关推荐:
【来看干货】中医内科主治:详谈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医学教育网推出2022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辅导课程,契合复习备考要求,推出2大班次:无忧实验班、超值精品班。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辅导班次学习! 点击详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