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表现
儿童多见,常有外伤史。最多见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其次为肱骨与髂骨。
自然病程3~4周。
(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儿童烦躁不安、呕吐与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2)早期患区剧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肉痉挛,因疼痛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
(3)数天后局部水肿,压痛更加明显--已形成骨膜下脓肿。
(4)脓肿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疼痛反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却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诊断依据: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
(3)疼痛剧烈而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
(4)白细胞计数增高达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90%。血培养可获致病菌;
(5)局部分层穿刺: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涂片中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
(6)影像学表现--重要!
1)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CT:可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
3)核素骨显像:发病后48小时即可有阳性结果。不能定性诊断,只有早期间接诊断价值。
4)X线:14天内无异常,对早期诊断无大帮助。
3.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
①全身症状:相对轻;
②部位:不常见于干骺端;
③体征:局部炎性表现明显。
(2)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
(3)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可有肿瘤性发热。
起病不会急骤,早期不会妨碍邻近关节活动,表面有曲张的血管并可摸到肿块。必要时活检。
4.治疗
(1)药物--早期+联合+大剂量抗生素
致病菌大都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的抗生素一种针对G+球菌,另一种为广谱。
(2)手术
1)目的: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阻止其转为慢性骨髓炎。
2)时机:宜早,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症状时。
3)方法:压痛最明显处行骨皮质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冲洗。
(3)全身辅助:降温,补液,间断补给少量新鲜血液以增加患者抵抗力。
(4)局部辅助:患肢做皮肤牵引或石膏托固定--止痛、防止关节挛缩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编辑推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