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对乙酰氨基酚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
又称:对羟基苯基乙酰胺;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
英文名称:4-Acetamino phenol;N-(4-hydroxyphenyl)-Acetamide;4'-hydroxyacetanilide
EINECS号: 203-157-5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151.170
CAS No.:103-90-2
上游原料:4-氨基苯酚冰醋酸醋酸醋酸酐活性炭焦亚硫酸钠铁粉盐酸氧化镁性状:棱柱体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168-172℃
沸点:
相对密度:1.293(21/4℃)
溶解情况: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微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其它性质:饱和水溶液pH值5.5-6.5。
性状: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1 药理毒理
1.1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体内代谢产物,属于苯胺类。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是主要是作用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血管扩张的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内分布均匀,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或从肾脏排泄,半衰期一般为1-4小时。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为338mg/kg,腹腔注射LD50为500mg/kg。
2 药代动力学
2.1 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0.5~1h达峰值,在体内95%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失活,5%经羟化转化为对肝脏有毒性的代谢物,均从尿中排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对乙酰氨基酚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3 药物相互作用
3.1 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
3.2 与氯霉素合用时,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3 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3.4 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3.5 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4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有机合成中间体,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照相化学药品。
5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药理实验中常用于小鼠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因此本药不宜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