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症状
(1)疼痛: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烦躁、大汗、濒死感。一般无明显的诱因,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少数病人症状不典型,疼痛可位于上腹部或颈背部,甚至无疼痛表现。
(2)全身症状:一般在发生疼痛24~48小时后,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一般发热体温在38℃左右,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可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胀痛,重者可有呃逆。
(3)心源性休克:疼痛时血压下降,如疼痛缓解时,收缩压<10.7kPa(80mmHg),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则为休克表现,常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4)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室颤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5)心力衰竭:约半数病人在起病最初几天,疼痛或休克好转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左心衰竭的表现,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心电图特征性改变:①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宽而深的异常Q波;②在面向坏死区周围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③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氧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④在背向心肌梗死的导联则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并增高。
急性心梗重点总结
1.大部分心梗的病因:冠脉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2.左心室前壁——是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首选:利多卡因。
4.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
5.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是:吗啡、杜冷丁
6.心梗:首选心电图、确诊心肌酶、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治疗(溶栓-尿激酶)。
7.护理措施:急性期绝对卧床,减少搬动;防止便秘;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关于“患者资料的类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资讯尽在医学教育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