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指导意见》明确,要健全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要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
现将《指导意见》中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指导意见》中显示,将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要将门诊工作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等作为申报条件;将诊疗疾病覆盖范围、开展手术或操作的覆盖范围、单病种诊疗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并发症发生例数等作为重要指标,科学准确评价临床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要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收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量、病案、绩效考核、工作时间等数据,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依据。
《指导意见》中还对医师晋升工作量做了明确的要求。
此外,《指导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对在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要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
并且,不得将人才荣誉性称号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
同时,《指导意见》称,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论文、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相应专业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本科及以上学历、经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并且,《指导意见》强调,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科研和职称外语不作要求,重点评价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对长期在基层服务、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在职称评价时,《指导意见》称,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针对卫生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重点评价业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对公共卫生类别医师单独制定评价标准,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处置、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健康教育和科普、循证决策、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对中医药人员重点考察其掌握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运用中医诊疗手段诊疗的能力,中药处方运用以及师带徒等情况。
从《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今后的职称评定将更加注重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评价倾向将被推翻。
医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应该一刀切或者只是一个固定模式。
就比如通过考研考博来选拔人才时,这里会有英语开始;有多少医学大咖倒在了这关,毕竟英语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和热爱的,看病也不会因为英文好而让患者满意。
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获得者屠呦呦,并不会说英语,领奖的时候也是全程说中文。日本的几届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们英语也不是很行,有英文翻译啊,不需要什么都会才算是人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务实,潜心研究,不会花过多时间去钻研英语。
英语只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我们应该文化自信,不应该用国外的标准选拔自己的人才。中国曾经强盛的时,人才辈出、科技全球顶尖,也没有会说英文。
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却花着大量时间去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只为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提升途径。有多少规培生空有一颗考研考博心,却因为英语能力不足而无奈。
好在,近几年在一些医学晋升上,也逐步在打破限制,值得欣慰。比如新冠疫情之下,那些支援武汉的或者防疫一线的人,可以免考直接晋升;比如那些援川援藏的医生回来之后也可以直接晋升;也许有的医生再怎么努力,因为发不了几篇SCI,晋升就是无望。
有的学历不够但是能力强,毕竟医学是一门经验学;有的学历够但是能力不行,品性不够、医德丧失;
医疗队伍需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如果只靠学历和SCI、科研,那就真的是一件挺悲哀的事。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想要了解更多医疗行业动态,请点击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查看更多信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