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slogan
24小时客服热线: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医学社区 > 执业中药师 > 正文

中药药理学;总复习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TCM)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TCM):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of TCM):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复习四气的现代研究)

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的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的影响

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特点:温热药兴奋、寒凉药抑制

热性:兴奋交感神经、促进内分泌腺的功能、增强物质代谢、强心、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提高cAMP含量、增加脑内兴奋性递质Adr、DA、DβH含量。

消旋去甲乌药碱→兴奋β受体。

寒证、热证:与热性相反(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 …)。

痛阈值、惊厥阈值,兴奋性神经递质(DA、NA),抑制性神经递质(5-HT)。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反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血压)。植物神经递质、受体。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小檗碱、黄芩苷、知母皂苷等多种成分

五味的现代研究:

辛:多含挥发油,其次是苷类与生物碱。

苦:多含生物碱和苷类。

甘:多含氨基酸、糖类、苷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性成分。

酸:多含鞣质和有机酸。

咸:多含碘和无机盐。

归经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效与归经:肝经:抗惊厥;止血。大肠经:泻下。

中药药动学与归经:3H-川芎嗪:肝、胆囊。注意分布多有靶器官和中毒器官的不同。

中药微量元素与归经:补肾助阳:Zn、Mn、Fe。肝经:Zn、Mn、Cu、Fe。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毒副作用(中药毒性的种类):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肾的毒副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生物碱

心血管系统: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搜山虎:乌头碱。

蟾蜍、罗布麻叶:类似洋地黄中毒(强心苷类)

消化系统:决明子、大戟、青木香、苦参、了哥王、鸦胆子、甘遂、芫花、常山、苍耳子、巴豆:胃肠刺激

肝肾毒性:桑寄生、姜半夏、蒲黄、苍耳子、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黄丹、铅粉:肝脏。

斑蝥、云南白药、木通、泽泻、肉桂、苍耳子:肾。

过敏反应:地龙、五味子、金银花、三七、冰片、大青叶、板蓝根、丹参、桑椹、附子、苦参、穿心莲、鹿茸等。

致畸致癌作用:雷公藤:致畸。 槟榔、款冬花、紫草、藿香、石菖蒲、巴豆油:致癌。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品种与产地:“道地药材”

采收与贮藏:人参、金银花、丹参、青蒿、薄荷、泽泻等很多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物的采收季节有很大的关系;药材储藏的温度、湿度、时间等也对中药的药理作用有明显影响。

炮  制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附子、芍药、半夏、首乌。增加药效:延胡索、杜仲。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大黄(生、熟)

制剂与煎煮方法:煎煮方法和条件:先煎、后下、分煎、合煎等---如大黄

配伍与禁忌: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

禁用药:水蛭、虻虫等

慎用药:大多是破气破血、活血祛瘀、辛热、滑利、沉降的药

机体因素:生理状态(体质、年龄、性别、精神状态、遗传状况),病理状态(肝肾功能、解热、利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黄芩苷→黄芩素 抗过敏↑,番泻苷→大黄酸蒽酮 泻下↑)

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饮食习惯、家庭环境等。补阳药晨服;补阴药晚服。

乌头碱毒性:午时(12:00)>戍时(20:00)

中药新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

中药新药的分类(11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中药新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学试验、药动学试验)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重复、对照、统计学处理

一、重复原则:实验必须反复、多次进行。

二、对照原则 :必须具有可比性,齐同对比。

1、空白对照:用无活性的物质作对照.目的在于排除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反应。

2、阳性对照:用具有肯定药理作用的标准药作对照.目的在于排除可能出现的假阴性反应。

3、模型对照:选用人工方法造成与临床相似的或自发性的病理模型的动物

三、随机化原则:统计学要求对照组与给药组除给药与否之外,其他一切条件都完全相同。

四、统计学处理:图表、质反应资料(卡方检验等)、量反应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等)、等级资料(Ridit分析、秩和检验等)

动物选择的原则及常用试验动物的选择(发热模型、呕吐模型等)

原则: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疾病特点和机能反应相近似的动物。明确遗传背景、种类、品种、年龄、体重、来源及健康状况等。尚宜考虑动物是否易得,经济性,是否容易饲养和管理等。

常用动物:按照2005年修订的《中药、天然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实验动物可采用小鼠、大鼠(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 II级及其以上等级)、犬(I级及其以上等级)

老鼠:发热模型、糖尿病模型、炎症模型、高血压模型。大鼠无胆囊(胆汁引流) ;豚鼠易致敏(过敏实验)

猫:高血压模型

狗:糖尿病模型、尿崩症模型、胰腺炎模型、高血压模型

兔子:发热模型、动脉硬化模型。解热实验

青蛙:离体蛙心试验,神经、肌肉试验

鸽子:呕吐模型。止呕实验

降压实验:多用大鼠、狗、猫

皮肤实验:猪

给药剂量与途径:应设3个或以上剂量:体现量效关系,其中应包含相应动物的等效剂量。给药途径与临床相同。

一般药理学试验的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重现性好,客观、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进行观察。

中药新药毒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急性、长期、特殊(致畸、致癌、致突变)

急性毒性概念、目的、动物、给药途径、观察时间

概 念:指动物一次大剂量给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判断药物的急性毒性:

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一次给药剂量。

最大给药量(MTD):动物能耐受的最大给药体积和浓度而不引起死亡的药物用量。最大耐受量。

目 的:估测试品毒性程度,观察受试物毒性症状,计算治疗指数

环境条件:恒温、恒湿(南方80%)

实验动物:小鼠

给药途径:与临床一致

观察时间:7天

观察指标:症状及死亡数

长期毒性概念、目的、动物、剂量、给药途径、试验周期、观察指标

目的:观察动物因连续给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可逆性。提出较为确切的无毒性反应量。

动物及饲养条件:啮齿类(鼠),非啮齿类(Beagle犬或猴)

剂量:三个剂量

给药途径:与临床给药途径相同

试验周期:《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观察指标:一般情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动物尸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致畸、致癌、致突变

解表药复习要点

解表药主要药理学作用:发汗作用(多为温热性发汗),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适应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是指外邪(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肌肉、经络)所出现的症候群,相当于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

发散表邪:抗菌、抗病毒、扩张外周血管、发汗、诱生干扰素、抗高机体抗病能力。

解除表证: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

发汗作用:温热性发汗、与中枢状态和外周神经有关。发汗特点:温热环境 “温服” “温覆”。

解热作用:方式较复杂,可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皮肤血管扩张使散热增加;降低脑内cAMP的含量;影响中枢前列腺素E(PGE)的合成;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来解热。

麻黄、桂枝、葛根、柴胡的主要药理作用

麻黄主要药理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发汗:特点:温热性发汗。阻碍汗腺导管对Na2+的重吸收,兴奋中枢,兴奋α受体

2、平喘: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

平喘作用机理: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3、利尿:扩张肾血管,阻碍肾小管对Na2+的重吸收

4、解热、抗炎、抗过敏: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

5、抗病原微生物

6、镇咳祛痰

7、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8、强心、升压血压

9、抑制肠平滑肌收缩

其他 (注意麻黄的不良反应)

桂枝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1、扩血管促发热:发汗解肌

2、解热、镇痛:发汗解肌

3、抗炎、抗过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补体活性):发汗解肌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发汗解肌

5、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温通经脉

6、镇静、抗惊厥

柴胡主要药理作用: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

1、解热:和解表里

2、抗病原微生物:和解表里

3、抗炎:和解表里

4、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柴胡多糖、柴胡热水提取物:和解表里

5、镇静、镇痛、镇咳:柴胡皂苷镇痛作用可部分被纳络酮拮抗:疏肝解郁

6、保肝、利胆、降血脂:疏肝解郁

7、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肠、子宫)

[柴胡: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非特异)、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特异)]

葛根主要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2、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3、对平滑肌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压;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抗血栓形成。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5、促进记忆(益智作用)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试验

常用解表药实验

1、发汗实验:①汗液着色法 ②汗孔(滴)印录法 ③皮肤电阻法

2、抗菌、抗病毒实验(体内,体外)

3、解热实验(常用致热原:菌苗,干酵母,内毒素等)

4、镇痛实验(扭体法,热板法等)

5、抗炎实验:(1)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法(2)白细胞游走实验(3)急性关节肿的实验方法(4)棉球肉芽肿法

6、“表证”动物模型:建立表证动物模型也就是要模拟临床证候建立不同的表证动物模型,如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感冒挟湿证(胃肠型感冒)等等。

一、祛邪作用(抗病原微生物):(1)抗病毒作用 (2)抗细菌作用

二、清热作用(解热实验)

三、发汗作用

四、抗炎作用

五、固表作用

⑴增强免疫作用:如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细胞免疫、T、B淋巴细胞计数、体液免疫或IgA等抗体效价测定等。

⑵抗过敏作用:选择如动物被动皮肤过敏试验、抗过敏介质试验或肥大细胞试验等。

银翘散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表证。请根据其功效、主治设计药理实验方案。

解除表证:清热作用(解热实验)、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祛邪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作用,抗细菌作用

1.抗炎试验(1)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2)对大鼠蛋清足肿胀的影响

2.抑菌试验(1)体内抑菌试验(2)体外抑菌试验

3.抗病毒试验(1)体内试验(2)体外试验

4.解热试验:药品对酵母液致大鼠发热的作用

5.镇痛试验(1)药品对醋酸致小鼠疼痛的影响2)药品对热刺激(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影响

如果要将桂枝汤开发成为新药,其主要药效学研究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桂枝病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或营卫不和证。

发汗解肌:发汗作用(扩张血管),解热 、镇痛作用,抗炎、抗过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补体活性);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调和营卫:抗菌、抗病毒、调节肠胃道和免疫功能及心肌血流等作用。

清热药复习要点

1、清热药主要药理学作用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虚热。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是其清泄里热功效的的主要药理学基础,而抗病原体作用是抗感染的主要作用环节,同时还有解热、抗炎、抗过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

1、抗病原体

(1)抗菌谱

(2)抗菌机理

(3)抗菌有效成分

2、抗毒素

3、抗炎            

4、解热:解热特点与解表药不同,一般退热不伴有明显发汗。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6、抗肿瘤

7、其他

抗感染特点: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祛病邪”

增强免疫-“扶正”

缓解症状(抗毒素、抗炎、解热 )(毒副作用小)

抗生素:抗病原微生物

3、黄芩、黄连、苦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黄芩主要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抗炎,抗过敏(抑制炎症及过敏介质PG、HA)

3、调节免疫功能

4、解热

5、利胆,保肝

6、镇静

7、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

8、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9、抗氧化

10、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黄连主要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2、抗毒素

3、抗炎,解热

4、镇静催眠作用

5、降血糖作用(用于糖尿病治疗)

6、抗溃疡作用(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

7、抗肿瘤

8、心脑血管及血液系统作用

(1)正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

(2)抗心律失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

(3)降血压

(4)抗心肌缺血

(5)抗脑缺血

(6)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及高脂血症的治疗)

苦参主要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阴道滴虫、皮肤真菌)

2、抗炎、抗过敏

3、抗肿瘤

4、解热

5、止泻

6、心血管系统作用

(1)抗心律失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

(2)抗心肌缺血作用

4、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成分为小檗硷(黄连素)。

5、黄连、苦参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特点

6、知母、青蒿、青黛的药理作用特点

知母:对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的影响

阴虚动物模型(甲亢型、可的松型):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功能亢进

阳虚动物模型(甲低型):副交感神经— M—受体—cGMP系统功能亢进

知母、生地:β-受体功能 ,cAMP含量

治疗“阴虚内热”

青蒿:抗疟原虫(青蒿素)

7、清热药常用的实验

1、抗菌实验(体内,体外)

2、抗病毒实验(体内,体外)

3、解热实验(常用致热原:菌苗,干酵母,内毒素等),解热机理实验

4、抗毒素实验(对细菌毒素的影响)

5、抗炎实验(急、慢性炎症模型—炎症佐剂性足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慢性肉芽肿等)

8、黄连解毒汤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实热火毒及三焦热盛之证。请根据其功效、主治设计药理研究方案。

1.抗菌作用:

(1)动物体内抗菌实验

①对小鼠肺炎双球菌感染致死的保护作用

②对小鼠金葡菌感染致死的保护作用

(2)体外抑菌试验(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每种3株)

2.抗病毒作用

(1)体内抗病毒试验(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2)体外抗病毒作用(上呼吸道常见致病病毒5种)

3.解热作用

(1)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2)对内毒素所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的影响

4.抗炎作用

(1)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2)对大鼠蛋清足肿胀的影响

(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5.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1)对小鼠体内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

(2)对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

理气药复习要点

1、理气药主要药理学作用

1、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2、调节消化液分泌

理气药┬挥发油——>消化道缓和的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健胃助消化)

└抑制病理性胃酸分泌增多(抗溃疡)

3、利胆作用

理气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疏肝利胆

治疗肝郁气滞所致肝、胆疾病的药理学基础

4、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抑制迷走神经  ┐

├直接松弛 ┤

理气药┼兴奋β-受体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抗过敏介质释放 ┘

治疗肺气壅滞、咳嗽痰多、气逆诸证的药理学基础

5、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理气药┬兴奋子宫平滑肌(枳实、枳壳、陈皮)——治疗子宫下垂

└抑制子宫平滑肌(香附、乌药、青皮)——调经止痛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及其意义

理气药对胃肠运动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与消化道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通过兴奋或抑制,使失调的胃肠运动恢复正常。

┌阻滞M-胆碱受体

理气药┼直接抑制肠肌

└兴奋α受体

降低肠管的紧张性,使收缩幅度减少,节律减慢

降逆、止吐、止泻、镇痛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肠管节律性和收缩↑

宽中消胀、调中宣滞,治疗脘腹胀满、饮食不消、便秘、胃下垂等症的药理学基础

3、理气药心血管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对羟福林:兴奋α受体(升压) -----------------------------\ 强心、提高外周阻力、升高血压

N-甲基酪胺: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间接兴奋α、β(强心)受体 / (抗休克)

┌血容量降低,静脉回流减少——>血压下降——>低血容量性休克

休克┼心功能异常,心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源性休克

└血管容量异常,血液分布异常——>有效循环量减少——>分布异常性休克

4、枳实(壳)、青皮、香附、木香的药理作用特点

5、常用的实验(常用的工具药)

1、对动物离体肠肌的作用

2、对动物在体肠运动的影响

3、对动物胆汁分泌的影响

4、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5、对消化酶的影响

6、对动物胃肠电的影响

常用的工具药

兴奋胃肠运动:胆碱脂酶抑制(新斯的明、乙酰胆碱)

抗交感药(酚妥拉明等)

组织胺

抑制胃肠运动:阿托品

拟交感药(Adr、多巴胺)

组胺受体拮抗(苯海拉明等)

5-HT受体拮抗(恩丹西酮等)

Ca2+拮抗(维拉帕米等)

利水渗湿药复习要点

1、利水渗湿药主要药理学作用

1、利尿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利胆、保肝作用

4、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

2、茯苓、猪苓、泽泻、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

茯苓主要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用于各种水肿)

2、对免疫功能影响

3、抗肝硬化作用

4、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抗溃疡)

5、抗肿瘤作用

6、其他作用

猪苓主要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

2、对免疫功能影响(猪苓多糖)

3、抗肿瘤作用(用于各种肝炎、恶性肿瘤的治疗)

4、保肝作用

泽泻主要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2、抗实验性肾结石

3、抗炎

4、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5、抗脂肪肝

6、抗血栓形成

7、降血压

茵陈主要药理作用

1、利胆作用 (清湿热、退黄疸。是肝胆疾病的常用药物)

2、保肝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

4、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5、解热、镇痛、抗炎

6、抗肿瘤

7、心血管作用(抑制心脏,降血压)

3、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茯苓利尿有效成分:茯苓素

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拮抗醛固酮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

猪苓: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

泽泻:冬天采集者(正品泽泻)作用最强。

生用、酒炙、麸炙者有利尿作用,而盐炙者无利尿作用。

泽泻的利尿作用主要与抑制Na+的重吸收;抑制Na+,K+—ATP酶活性等作用有关。

4、茯苓、猪苓影响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

茯苓:茯苓多糖(茯苓素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猪苓:猪苓多糖

5、茵陈治疗肝胆疾病的药理学基础

6、利水渗湿药常用的实验

1、利尿实验(代谢笼法,导尿管法,插管法)

2、降血脂试验

3、抗肝炎试验

化湿药复习要点

1、化湿药主要药理学作用

1、调节胃肠运动机能

(根据机体的机能状态和药物的不同剂量而呈现不同的调节作用)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作用

(增强胃粘膜保护;抑制胃酸分泌)

4、抗病原微生物

2、厚扑的主要药理作用

1、调节胃肠运动机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作用

4、保肝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抗龋齿作用)

6、抗炎镇痛作用

7、中枢抑制和肌肉松驰作用

8、抑制血小板聚集

9、降压

3、化湿药常用的实验

温里药复习要点

1、温里药主要药理学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回阳救逆)

1、正性肌力(强心)

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改善房室传导,加快心率)—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

2、抗心肌缺血

3、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冠脉、脑血管、体表和内脏血管)

4、抗休克(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循环)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健胃祛风”

2、“助消化”

3、利胆、镇吐、抗溃疡作用

3、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镇静,局麻,兴奋交感神经(产热—温里祛寒)

5、抗炎、镇痛作用

2、温里药心血管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去甲乌药碱——兴奋-受体(治疗亡阳证的药理学基础)

3、附子、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

附子主要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强心作用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3、抗休克 4、抗心律失常作用 5、改善心肌缺血)

2、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3、抗炎,镇痛

4、对阴虚和阳虚的影响

5、对消化系统作用(抑制胃排空,兴奋肠肌,抗溃疡)

6、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镇静、局麻)

离开海の鱼 发表于 2011-11-07 16:47:41 内容:

很全面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知识二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学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