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统损害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卫生招聘),为了帮大家准备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今天医学教育网给大家分享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
锥体外系统损害
锥体束以外所有的运动神经核和运动神经传导束称为锥体外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广义的锥体外系统尚包括:丘脑底核(又称Luys核)、黑质、红核、网状结构、丘脑、小脑的齿状核、前庭神经核及延髓的橄榄核等。它们与大脑皮质的联系颇为广泛,最主要者为运动区(第4区)和运动前区(第6区)。它们共同调节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
锥体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症状有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类。
1.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
又称肌强直,是伸肌和屈肌均增强。像弯曲软铅管样的感觉,称铅管样强直。肌强直兼有震颤者,当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称为齿轮样强直。
2.它是人体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的节律性、不自主运动。震颤可分为静止性震颤,位置性震颤,动作性震颤。
(1)静止性震颤:指在肢体完全被支撑消除重力影响下,并且相应肌肉没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震颤。
(2)位置性震颤:指肢体或躯体某一部位抵抗重力而维持某种姿势时发生的震颤。
(3)动作性震颤:指发生在肢体任何形式的运动中的震颤。
3.舞蹈样动作 是一迅速多变、无目的、无规律、不对称、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动作,可发生于面部、肢体及躯干,如挤眉弄眼、伸舌牵嘴、歪唇、耸肩、转颈、上下肢舞动或伸屈手指等动作。做自主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4.手足徐动
是手指或足趾间歇的、缓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动样的伸展动作,指趾呈现各种奇异姿态,如手呈“佛手”样。
5.肌张力障碍
是由促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地、间歇持续地收缩所造成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颈部肌张力障碍称为痉挛性斜颈。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称为扭转痉挛。
6.抽动症
是反复而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刻板或多变的、非节律性不自主运动,如眨眼、急速耸肩、发声等。在一定时间内能控制。
编辑推荐: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整理的“锥体外系统损害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卫生招聘)”,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诸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