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9月13日 20:00-22:00
详情秦枫 06月14日 19:00-21:00
详情关于“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常见知识点:换药基本操作”,相信很多中西医医师考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解析如下:
伤口(切口)换药
换药 是外科诊疗活动中最基础的一项操作技能,通过对伤口的清洗,去除坏死组织、更换敷料等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待创面愈合良好时,去除保持皮肤张力的缝线,以利于局部组织完全恢复生理功能。
一、操作前准备:
1.在换药前,操作者要带好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
2.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伤口部位
以上步骤在考场中可以向考官进行口述。
3.物品准备:
换药时,需要准备两个治疗碗,一个治疗碗专用于盛无菌物品,内装:无菌镊子两把、剪刀、无菌纱布、碘伏棉球等;另一个专用于放置更换下来的敷料以及污物。
另外还需配齐的物品有:75%酒精、生理盐水、双氧水、医用胶布等。
考试中,考生应当具备自行配齐上述物品的能力。
二、关键步骤讲解
1.在换药的过程中,需要准备两把无菌镊子;一把镊子仅用于传递治疗碗中的清洁物品,另一把镊子只用于接触伤口;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用于接触伤口的镊子,其尖端要始终保持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接触伤口的镊子已经被污染,其尖端若向上抬起,高于握持端时,尖端污染物的粉尘下落,会导致操作者手部污染,所以在整个操作中,接触伤口的镊子必须始终保持尖端向下。
三、视频操作演示——换药(以清洁伤口换药为例)
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首先,用手揭开固定的胶布,然后移去外层敷料;在放置敷料时应注意,
敷料的放置方法。
一般情况下敷料有两层,分:外层敷料和内层敷料;在拆除患者敷料时: 外层敷料是直接用手揭下,然后将敷料的内侧面向上放入到污物碗中;而 内层敷料需要用镊子取出,放置到污物碗中时,要内侧面向下放置。
拆除患者敷料后,需要观察伤口情况;观察时应向考官口述以下内容:
①观察伤口有无合并感染,如:脓性分泌物、红肿、坏死组织等;②有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情况是否良好;③伤口内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口述伤口情况后,选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消毒伤口,消毒范围为距离伤口周围皮肤3~5cm的区域,一共消毒2~3遍。若伤口有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
在消毒时,一只镊子仅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另一镊子专用于接触伤口。
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垂直,长短适宜。
四、注意事项:
1.在拿治疗碗时,双手只能接触碗的外侧面,不能触碰到治疗碗的内侧面;
2.考试中,要看清题干给出的条件,区别换药的伤口类型,是清洁伤口,普通感染伤口、还是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果是清洁伤口,消毒、清洗后不需要再安放引流条;如果是感染伤口,在清洗、消毒完成后,需要用盐水纱布条填塞敞开的创面,然后再覆盖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若试题给出的是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的伤口,换药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操作前,除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外,还要穿戴隔离衣;②使用碘伏棉球消毒时,是由外向内进行;③消毒后要充分去除坏死组织,直到完全暴露创面;④清创后,要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⑤再次使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⑥更换下来的敷料和污物要焚烧处理,器械要专门消毒。
若是合并有多处伤口的,应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3.消毒过程中,若使用消毒液是75%酒精,要注意酒精对创面有很强的刺激性,所以一般仅用于对伤口周围皮肤的消毒,不能直接擦拭伤口。
4.在使用胶布固定无菌敷料时,贴胶布的方向必须与患者肢体的长轴垂直。
常见考官提问:
1.肥胖患者手术后出现渗液,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可能是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
2.手术切口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手术切口一般分为三类:Ⅰ类切口为清洁切口、Ⅱ类切口为“可能污染切口”和Ⅲ类切口为污染切口。
3.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健康肉芽组织呈现粉红或红色,颗粒较小、均匀,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
4.若创面肉芽出现水肿,需用3%~5%盐水湿敷,理由是什么?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5.换药中发现伤口的肉芽过度生长,应如何处理?
答:可将其剪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压迫止血。也可用硝酸银溶液烧灼,再用生理盐水擦拭。
职业素质
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动作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编辑推荐: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常见知识点:换药基本操作”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