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网友整理了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广大2014公卫执业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K= 100%,1000‰,或10000/万。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意义: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如冠心病、肺结核等。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10000/万)。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分子与分母的确定: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意义: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