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1768~1831),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家。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鸦鸿桥人。出身武庠生,捐资得千总衔。精于医术,嘉庆、道光年间,名噪京师。他强调医学要了解人体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主张著书立说必亲临其症,反对脱离实际和徒具虚名。他发现古书记述的脏腑存在许多谬误,“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之见”。30岁时(1797),他在滦州(今河北滦县)稻地镇一义冢,连续10天观察了30余具小儿尸体,后又在奉天(今辽宁沈阳)和北京先后3次亲临刑场,察看刑余尸体。经过42年的不懈努力,他把所了解的人体内脏绘成脏腑图42件,连同其他医论,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2卷)。英国人德员曾把是书上卷的一部分译成英文,刊登于1893年和1894年的《博医会报》上。
王清任对解剖学和某些生理功能的认识,以及气血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方面,都比前人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医学|教育网|整理。在解剖学方面,他发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述过的重要器官,如主要动、静脉血管的形状和解剖位置。他指出肺脏是两叶,并看到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还指出肝有四叶,胆腑位于肝右第二叶;其他如胰脏、胰管、胆囊管、幽门括约肌、肠系膜等,大都与现代解剖基本符合。他纠正和批判了前人关于脏腑的一些错误论述,如“脾闻声则动”、“肺中有二十四孔”、“肝居于左”等,并对三焦和心包络提出了怀疑。在李时珍、金声、汪昂关于脑的论述基础上,王清任进一步阐发了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主张,认为耳、目、鼻、舌等的功能都与脑相关。尽管王清任的解剖观察和论述存在许多谬误,但他在中国医学史上仍不失为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医学家。
王清任论病立方也多独见,尤其强调气血相关的重要性,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而提出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个治则,并主张应根据瘀血的不同部位而立方。他在《医林改错》中根据自己对于气血的认识和解剖学的观察,创新方31首,其中“活血逐瘀”方22首。这些方剂在近现代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