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槲寄生中药名称

2012-09-14 16:12 医学教育网
|

药名:槲寄生

拼音:hu ji sheng

别名:冬青《东北药用植物志》,北寄生、柳寄生《中药志》,槲寄、寄生《陕西中草药名录》,黄寄生、冻青《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槲寄生(台湾)。

药材来源

考证:出自《东北药用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带叶的茎枝。

产地溯源: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安徽、浙江、河南等地;此外,黑龙江、山西、江西、陕西、福建、湖北、江苏、青海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一般在冬季采收(河南,湖南则在3~8月采),用刀割下,除去粗枝,阴干或晒干,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色),晒干。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

化学成分

主含黄酮类化合物: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z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3′-甲基圣草素(3-methyleriodictyol),3′-甲基圣草素-7-葡萄糖甙(3′-methylerlodi ctyol-7-O-β-D-glucoside)又称槲寄甙甲,槲寄生新甙(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还含三萜类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anol),β-乙酰基香树脂醇(β-acety-lamyranol),β-香树脂二醇(β-amyrandiol),羽扇豆醇(lupe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烨脂酸(betulic acid),棕相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palmitate),乙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还含其他甙类:丁香甙(syringin),丁香甙元-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syringenin-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鹅掌楸甙(liriodendrin),2,3-丁二醇-3-O-单葡萄糖甙(butan-2,3-diol-3-O-monoglucoside)。又含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等有机酸。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降压作用;②对心脏的作用:槲寄生注射液对离体兔心冠脉呈舒张作用,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呈先抑制后增强作用。③抗心肌缺血的作用;④抗心律失常作用;⑤改善微循环。

2.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3.抗肿瘤作用:槲寄生总碱对Lewis肺癌,S37实体型肿瘤,EAC,S180,ARS及L1210白血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药材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中药制剂

1.舒脉宁冲剂

槲寄生3500g,蔗糖粉适量。槲寄生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按浸膏含量计算,加适量蔗糖粉,混匀,制颗粒,干燥,整粒,制成19000g,分装,即得。该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每袋19g。功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开水冲服。4周为1疗程。(《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 年)

2.槲寄生注射液

槲寄生2000g,吐温-801.5m1,注射用水适量。槲寄生切片,以乙醇加热回流3次,分别为2小时,1.5小时,1小时。浓缩滤液成稠膏,放冷,加入氯仿、水,振摇,静置分层,分取水层,减压浓缩至每lml相当于生药5g,浓缩液过聚酰胺柱,水洗脱液调pH值为6.0~7.0,脱色,加吐温-80,滤过,再加注射用水制成1000ml,滤过,灌封,每支2ml,灭菌,即得。该品为棕色澄明液体。与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反应,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斑点;该品滴于滤纸上干燥后,与碳酸钠试液反应斑点显橙色。功能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乙型肝炎。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次;静脉注射,每次4~6ml,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混匀推注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混匀后滴注。[《上海市药品标准》(下册)1980年;《新医药杂志》1978,(6):33;《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48;《中成药研究》1983,(2):43] 。

3.舒筋活血片

【处方】红花80g ,香附(制)300g ,狗脊(制)400g,香加皮200g,络石藤300g,伸筋草300g,泽兰叶300g,槲寄生400g,鸡血藤 300g,自然铜(煅)50g。

【功效主治】 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

打损伤。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现代临床

1、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陈皮1.5g,槲寄生3g(又称“陈寄饮”),放入茶杯或碗中,用开水200ml冲泡,加盖放10分钟后服用。第1次服一半,第2次服时加等量开水再服一半,依此日服3次,1剂连冲3日,饭前饭后服均可。观察200例,结果近控42例(21%),显效69例(34. 5%)。

2、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益肝肾,强筋骨。故可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对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常与独活、秦艽、桂枝及杜仲、当归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本品补肝肾、养血,故有固冲任、安胎之效。多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配用,如寿胎丸。

4、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将槲寄生注射液12m1(相当于生药24g)与25%葡萄糖溶液20~40m1合并后供静脉注射,或18m1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1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日。在心律失常组中,少数病例采用肌注,方法为每次2~4m1,每日1~2次。共治疗心绞痛181例,均有频发心绞痛,并有近期的心电图ST-T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年龄29~78岁,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或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治疗心律失常114例,多为冠心病、心肌炎所致,其中房性早搏17例,室性早搏45例,心房颤动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束支传导阻滞3例,窦房阻滞1例,其他22例(指窦性心动过缓并有多种心律失常者等)。结果:181例心绞痛中,显效35例(19.4%),有效115例(63.5%),无效31例(17.1%),有效率为82.9%。有177例治疗前及疗程第1、7、14日皆做用药前后心电图对比,其中显效18例(10.1%),有效76例(43%),无效83例(46.9%),有效率为53.1%。心电图中有束支传导阻滞者用药后皆无变化。

在病程与疗效关系比较中,以2年以内及4年以上者作对比,共57例,结果提示,病程长短对槲寄生疗效影响不大。11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显效11例(9.4%),有效30例(26.3%),无效73例(64.3%),总有效率为35.7%,其中房性早搏有效率为35.3%,室性早搏为46.6%,阵发性房颤为50.0%,持久性房颤为16.6%,其他心律失常均无明显疗效。由此可见,以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的疗效最佳。治疗过程中,常见有注射后头胀、头晕、咽部热感、药味等,均为一过性,不影响治疗。有2例出现皮疹。1例有全身关节酸痛。另有12例,于疗程中曾有畏寒、发热,其中多数仅为低热,但也有达38℃以上者,一般仍继续治疗,或于改用葡萄糖稀释注射后(这些病例起初系用生理盐水稀释)发热即见消失。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适用症状

1.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该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益肝肾,强筋骨。故可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对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常与独活,秦艽,桂枝及杜仲,当归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 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该品补肝肾,养血,故有固冲任,安胎之效。多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配用,如寿胎丸。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