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今日上午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赵平、吴明江、李立明、陈仲强、吴明、王执礼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谈到:在县乡村调研中我们发现:村医待遇不如兽医。
为何说给人看病的村医待遇还不如兽医?陈仲强委员的原话是这样的:“第一,村医没有正式的编制。给牲畜看病的兽医有国家正式编制,有学历层次的要求,而村医没有。第二,村医的继续教育没有着落。第三,村医的收入,相当于他所在村的平均水平或者略低一点。”总结起来我国乡村医生的状况就是:没编制、没学历、收入低,这就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医生最真实的写照。
也许,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村医没学历、医疗技术水平低、收入低是一种见多不怪的“正常”现象。然而,在那些发达国家,村医毕业于著名医学院,拥有博士学历,收入比城市里大医院的医生高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就如同发达国家的农民生活水平往往比城市居民高一样让国人感到不可思议。可想而知,要让处于这种困境中的村医为广大农村患者提供有保障的医疗服务不过是一种奢望。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国内的村医会陷入这种不堪的困境呢?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有关部门在乡村医疗保障建设上存在着政策盲点。不可否认,随着医改各项新政在全国范围推进,新农合政策的全面铺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譬如,农村患者参加了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看病负担。曾经普遍门庭冷落的乡镇卫生院由于获得了财政支持,通过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等办法,也赢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然而,乡镇卫生院状况的改善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
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偏远地区,村落里的患者距离乡镇往往间隔着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崎岖山路,他们要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存在着诸多困难,而村医则极大便利了村民在家门口及时就医。他们的存在对保障村民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村医大多和以往一样,既无法享受到财政保障,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其生存和发展都困难重重。村医的困境和广大偏远农村地区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制,发展举步维艰的境况息息相关。因此,村医的困境折射的其实是广大村民、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困境。
要彻底改变村医面临的这种困难处境,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关部门就必须将村医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让经考核合格的村医获得财政支持,解决其收入和养老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对乡村医生给予规范的监管,为其继续教育、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这就要求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上要向广大农村地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村医不如兽医、农村医疗水平过低、农民健康权利得不到良好保障的不正常现象,还得寄望于尽快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尽快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让几亿农民都能享受到优质、便利、便宜的公共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