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的两个下腔室(即心室)之间的隔墙存在一个或多个孔洞。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缺损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引起症状等因素。
对于小型且不引起显著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室间隔缺损,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干预,而是采取定期监测的方式,因为部分小的VSD有可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自然闭合。
然而,如果室间隔缺损较大或者导致了严重的临床表现如反复肺部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则需要考虑更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对于需要干预的大室间隔缺损,首选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或导管技术进行封堵术来关闭缺损部位。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一般来说,对于适合导管介入治疗的小到中型VSD,可以优先考虑经皮穿刺的导管封堵术;而对于较大、位置复杂的VSD,则可能需要开胸手术来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