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肥胖 > 正文

光靠一顿晚餐能否完成减肥任务

2017-12-13 16:28 医学教育网
|

肥胖症是现代人,时代进步的一种“富贵病”。这种病一直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疾病,患者通常比较自卑,尤其是逛街时遇见自己喜欢的衣服的时候,内心如万马奔腾。靠不吃东西怎么行?医学教育网整理了“光靠一顿晚餐能否完成减肥任务”,帮助大家了解禁食疗法的危害。

肥胖

工作时间越来越晚,吃晚饭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曾经的六点过后不时的禁忌也不得不随之失效。每次在饥肠辘辘吃晚饭的时候,心中都有声音在说,晚上吃东西会胖会胖会胖……

日间禁食,小鼠很苗条

一项小鼠实验似乎揭示出肥胖流行的一个出人意料的原因。若此研究亦能在人类身上被证实,那么我们也许就有办法既享受甜品,又不至于冒体重飙升以及肥胖病的风险。

“我们希望找出比计算卡路里更为简单的方法来控制体重,”论文的主要作者、加州拉荷亚萨克研究所的调节生物学家潘达(Satchidananda Panda)说。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5月17日的《细胞代谢》上。研究者把实验小鼠分成不同小组、用不同方式喂养100天。其中有两组小鼠喂以高脂高热量的鼠粮,其中一组小鼠任何时候想吃就吃,昼夜不限。而另一组只能在夜间的8小时内进食(小鼠为夜间活动的动物)。

具体到人身上,简单说就是比如看《甄嬛传》的时候不要吃冰激凌;跟朋友聊天时二锅头一瓶就够了;睡前牛奶也最好免了。

结果令人大为吃惊。那些虽用高脂肪食物喂养,但每天早早结束进食并连续16个小时禁食的小鼠保持了苗条的体态——几乎与吃标准鼠粮的对照组一样,而那群不分昼夜想吃就吃的小鼠则变肥了。且体重增加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肥胖小鼠还患上了高胆固醇、高血糖、脂肪肝等代谢疾病,而一定时间内禁食的小鼠几乎没有任何炎症或肝病的迹象,胆固醇和血糖水平也基本与对照组没有区别。转轮测试运动能力的结果显示,进食时间限制组的小鼠拥有最持久的耐力和最强的控制力。

数据显示,胃、大脑和消化系统在处理过摄入的能量后需要休息;否则会出现代谢疲劳,再加上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结果自然就是体重增加、脂肪堵塞肝脏、胆固醇堆积于动脉、未利用的葡萄糖游离在血液中。

对于每天禁食16小时的小鼠,它们的消化系统激素、胆固醇和血糖指标皆显示,肝脏内的酶在积极努力地将胆固醇降解为胆汁酸。体内储存的“褐色脂肪”(能将多余能量转化为热的脂肪组织)也活跃起来,肝脏亦停止了葡萄糖的生产。“脂肪燃烧时,它们的体温的确升高了。”潘达说,“每日定时禁食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假如我们也是小鼠

37岁汽车修理工加沙自打成年开始体重就稳步增长,他表示对这个办法极有兴趣。他相信,每天早早结束三餐,克制吃零食的欲望能够使他轻一些(他目前有两百二十多斤)。他说:“看起来比去健身房做有氧运动容易多了。”

不过这项研究在肥胖症专家中既引起了兴趣,也招来了反对。他们强调小鼠可不会被快餐店的深夜特卖吸引,没有其他菜单可选,也不能挑进食的时间。另外,作为夜行动物,小鼠与人有着不同的生物钟。所以,如果仅由此实验认为人们也可以在8小时内大肆饕餮牛排薯条,然后停止进食16个小时,是不够成熟的,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有风险的。

“我也希望这是真的,不过我表示怀疑。”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肥胖症研究主任克奇说。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营养学专家波普金则认为,这项研究踏进了未知领域,有待继续探索。1992年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少量多次的进食才有助于控制胰岛素水平,更利于长寿。

“仅仅这一项研究并不能推翻以前的结论,”波普金说:“不过它确实提醒了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脏病领域的专家,应该在动物和人类身上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潘达也表示他们的研究需要改进,并在人身上做实验,才有可能加入到对抗肥胖症的战役中去。尽管禁食16个小时如此显著地阻止了小鼠发胖,可是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不过,尽量在夜间禁食确实是一个简单廉价又鲜有副作用的方法,无须精确计算卡路里,更无须挨饿——除非你真的是没有啤酒就没法看季后赛,没有蜂蜜和茶就睡不了觉。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