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血管性血友病 (von Wiilebrand disease , vWD)

2008-09-24 10:26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概述

  血管性血友病 (von Wiilebrand disease , vWD) 分为两种: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cvWD )和获得住血管性血友病( avWD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患病,双亲都可遗传。其特点为自幼发生的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性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陷,及血浆 vWFAg 缺乏或结构异常。在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中,其发病率可能仅次于血友病,约为 (4~10)/10 万,国外有学者认为,本病在社会人群中的发病率达 1.0%, 为最多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但在我国本病的发生率较低。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可在多种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少数患者可无基础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颗粒中。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与FⅧ∶C 以非共价键结合成vWF-FⅧ∶C 复合物,即 F Ⅷ。其中 vWF 作为 FⅧ∶C 的载体,对后者有增加稳定性、防止降解的作用,并促进其生成及释放。

  ② vWF作为一种粘附分子,在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结合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血小板活化时, vWF 的一端与作为其受体的血小板糖蛋白Ib 结合,另一端则与受损伤血管壁的纤维结合蛋白及胶原结合,使血小板能牢固地粘附于血管内皮。

  ③ vWF 、纤维结合蛋白 (fibronectin) 等可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

  vWF 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当其发生缺陷时,vWF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伴随FⅧ∶C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障碍。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涉及多种发病机制。最常见的是产生具有 vW 活性的抑制物,主要为 IgG ,也可为 IgA 及 IgM ;其次为肿瘤细胞吸附 vWF ,使血浆 vWF 减少;另外,抑制物与 vWF 的非活性部位结合形成复合物,加速其在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是本病的突出表现。与血友病比较,其出血在临床上有以下特征:

  ①出血以皮肤粘膜为主,如鼻出血、牙跟出血、皮肤淤斑等,外伤或小手术 ( 如拔牙 ) 后的出血也较常见;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血尿、女性青春期患者可有月经过多及分娩后大出血。

  ②出血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男女均可发病,年龄增长而减轻,此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而 vWF 活性增高有关。

  ③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关节、肌肉出血,但以此致残者亦少。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出血出血时间延长为本病主要特点,用IVY法较敏感。轻型病人出血时间可以正常,需反复多次检查。重型者出血时间可长达半小时左右。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多呈阳性,即口服阿司匹林0.6g后2小时及4 小时测BT比服药前延长2分钟以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KPTT),凝血活酶生成不良。

  二、血小板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粘附率减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聚集功能(RIPA)异常,重症者几乎不发生聚集。

  三、Ⅷ∶C含量正常或减低,ⅧR∶Ag含量减低,用放射免疫电泳法及SDS聚丙乙酰凝胶电泳法可分析因子ⅧR∶Ag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

  诊断一、诊断要点①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多数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②血小板计数和形态正常,出血时间延长或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或正常,瑞斯托毒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障碍;

  ③ vWFAg 、 VEZC 活性减低;

  ④排除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二、分型 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分析,可将 vWD 分盯列常见类型。

  血管性血友病的常见分型

  vWD          遗传方式     vWFAg         vWFAg       RIPAⅠ型           显性        ↓↓          ↓↓        ↓Ⅱ a 型        显性      ↓或正常      ↓或正常     ↓↓Ⅱ b 型        显性      ↓或正常      ↓或正常     ↓↓Ⅲ型           隐性      缺如或↓↓↓    ↓↓↓    ↓↓↓

  鉴别诊断(一)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本病为一类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与血浆内的VW因子亲和性增加,因而使血浆内的VW因子缺乏,引起类似血管性血友病的表现,需加以区别。本病常合并有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对低浓度的瑞斯托霉素聚集反应增强,可有自发性血小板聚集。如加入正常人的血小板则聚集功能恢复正常。

  (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增生性疾病、血管增生性疾病及肾上腺肿瘤。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出血倾向与遗传性VWD相似,VW因子也有明显减少。在少数病例中可找到抗VW因子的抗体。本病尚需与轻型血友病甲区别。

  (三)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需与轻型的血管性血友病相区别。轻型VWD经输入新鲜血浆或冷沉淀物,可使出血好转,出血时间及因子Ⅷ的有关活性恢复正常,而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则疗效不明显。

  治疗

  1.禁用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潘生丁及低分子右旋醣酐、前列腺素E1等可影响止血凝血机能的药物,以防加重出血。

  2.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等,可使月经过多及持续时间延长的症状显著改善。

  3.纤溶抑制物如6-氨基己酸(EACA)每日口服4~5g,每6小时一次,可减轻粘膜出血,对月经过多也有效。本病中局部纤维蛋白溶解是许多组织尤其是粘膜出血的原因之一。

  4.输新鲜血补充缺乏的因子Ⅷ,为有效的止血措施。输血后Ⅷ∶C在12~24小时内逐渐升高,使出血倾向得到控制,但血小板瑞斯托霉素聚集作用及ⅧR∶Ag在输血完毕后即迅速降低,所以输血对三者的效应不相一致。严重病例应补充冷沉淀制剂,剂量为30~50u/kg,每24~48小时注射一次,有良好的疗效。因子Ⅷ浓缩制剂中缺少与VW因子活性有关的高分子聚合物,所以不能纠正出血缺陷,故不作为首选药物。

  5.DDAVP(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

  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同类物,经静脉注射一定剂量后,血浆因子Ⅷ活性可明显增高,用于治疗轻症或中、重度病例,但对严重病例无效。慢速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3~0.5μg/kg,溶于20~30ml生理盐水,因可激活纤溶系统,需与止血环酸,EACA合用。可使因子Ⅷ(Ⅷ∶C及ⅧR∶Ag)的水平提高2~3倍,注射后30~60分钟达到高峰,可以制止局部鼻出血及拔牙等小手术出血。为维持因子Ⅷ浓度最初2~4天内每8~12小时1次,经鼻腔内滴入的剂量为0.25ml(每ml含1300μg),每日2次。副作用有暂时性面部潮红及水滞留。

  6.手术问题本病原则上应避免手术,必需手术时应在术前及术后输注新鲜血,血浆或因子Ⅷ浓缩物,以补充缺乏的因子。

  预后本病出血症状随年龄增长可减轻,严重病例,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预后尚好。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