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辨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2008-08-29 11:50 张煜
|

  【关键词】辨证论治 表里 虚实 特征 脏腑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辨证是论治的主要依据,其准确与否,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对辨证的认识不断得到发展深化,逐步创立了诸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等多种辨证归类方法。由于多种辨证方法并存,这些辨证方法又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范围,未能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辨证的普遍规律、思维认识特点及其科学内涵未能加以深刻揭示,给临床、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困惑,尤其是对刚刚接触中医的莘莘学子造成了迷茫,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医学的继承发展。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教学中,在目前临床常用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中找出其特征症,并将其综合归纳传授给学生。由于层次分明、方法简便,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其简单说明,以飨同道。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区分表里病位(八纲辨证)

  表证的特征症是恶寒发热、苔薄、脉浮。而里证则是与表证相对而言,其概念较笼统,可以说凡不属表证的证候,都属于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2判别表证和里证的寒热虚实病性(八纲、气血津液辨证)

  表证的寒热虚实可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汗出的有无以及脉象特点来判别。

  表寒证(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

  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脉浮数。

  表虚证:恶风,微发热,汗出,脉浮缓。

  里证的病性应先分虚实。里虚证不外阴阳气血津液的亏虚,其中阳气亏虚的共同表现均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淡嫩,脉象因阳气不足鼓动无力而弱,“阳虚则寒”,故阳虚证(即虚寒证)与气虚证的鉴别点在于有畏寒肢冷、脉沉迟而弱的特征症;阴血亏虚虽均因脉道不充而有脉细之表现,但血虚证以不能濡养所导致的面色、眼睑、口唇、爪甲色淡,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舌淡为特征症:“阴虚则热”,故阴虚证(即虚热证)有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的特征症;津液亏虚证则以肌肤、官窍的干燥枯涩为特征症。

  里实证又分为里实寒、里实热证和气滞、血淤、津液内停等证。里实寒证以恶寒喜暖,四肢不温,肢体冷痛拒按,苔白厚,脉沉紧或沉迟而有力为特征症;里实热证则以壮热口渴,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数而有力为特征症;气滞以胀满或胀痛、脉弦为特征症;血淤则以局部刺痛拒按、脉涩为特征症;而津液内停虽变生痰、饮、水、湿等不同病理产物,但都有苔腻脉滑的特征症。

  3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确定具体脏腑病位(脏腑辨证)

  如心居胸中,主血脉和神志,故心病的特征症为心悸、心痛或神志异常;肝藏胁内,开窍于目,故肝病以胁肋及目之病变为特征症;脾主运化,主升清,故以纳呆、腹胀、便溏为特征症;肺主气司呼吸,为“贮痰之器”,故肺的特征症是咳、喘、痰:“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骨生髓,故肾病以腰膝酸软为特征症。

  将脏腑具体定位与前两步八纲、气血津液辨证明确病位病性相结合,来确定证型即为脏腑辨证。如将心悸与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相结合,即可辨证为心阴虚证;将纳呆、腹胀、便溏与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淡嫩、脉沉迟而弱结合则辨证为脾阳虚证。

  以上辨证方法相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来说过于简单,但也正因为其简单,更容易为接触中医时间不长、基本功较为薄弱的学子理解掌握并加以实际运用。笔者希望在此基础上,学子们能够经过临床实践,循序渐进,再将辨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中医的传承与发扬作出自己的贡献。

题库小程序

距离2024中医二试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中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 备考资料包
    历年考点
    应试指导
    仿真试卷
    思维导图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