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1:00
详情药理:
药效学
维生素A是一种较复杂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l(视黄醇)和A2(3-脱氢视黄醇),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脂肪、乳汁、蛋黄内。食物中的维生素A含量用视黄醇当量(RE)表示,l单位的维生素A≈0.3μg维生素A≈0.3RE,凡能转化为视黄醇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有色蔬菜及黄色水果中,主要为β-胡萝卜素),都称为维生素A元,人体约能吸收食物中摄入维生素A元的l/3.lμg胡萝卜素≈0.167RE.视黄醇在体内可转化为视黄酸和视黄醛。视黄醛与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是感光的物质。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在感光过程中不断分解与再生,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暗适应视觉减低,严重时产生夜盲。维生素A对调节上皮细胞的分化生长起辅因子作用,催化粘多糖的合成,粘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分,皮肤、粘膜的腺体能分泌粘多糖。维生素A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缺乏时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过度角化及脱屑,如眼结膜表层角化、脱屑、继发感染,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味蕾上皮角化、消化道粘膜分泌减少而致食欲减退;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减少,易致感染,且经久不愈。视黄醇、视黄醛对骨骼生长、卵巢、睾丸功能的维持及胚胎发育起重要作用。
药动学
维生素A口服易吸收,水溶制剂较脂溶制剂更易吸收,胆汁酸、胰脂酶、中性脂肪、维生素E及蛋白质均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正常情况下,体内维生素A<5%与血浆脂蛋白结合,大量摄入维生素A时,肝内贮存已达饱和,蛋白结合率可达65%。维生素A自肝内释放后与视网膜的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维生素A在肝内代谢,随粪便排出,少量由乳汁排出。
适应症:
适用于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与治疗,如角膜软化、干眼病、夜盲症、皮肤角化粗糙等。*下列情况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①持续紧张状态。②感染、长期发热、吸收不良综合征伴有胰腺功能不良,如胰腺囊性纤维化等。肝胆系统疾病如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疽等及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切除术后),热带口炎性腹泻、节段性肠炎、持续性腹泻等。③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脂肪吸收不良时,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减少。④严格控制或选择饮食,或完全接受肠道外营养病人,体重骤降而致营养不良病人,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用法用量:
1.预防用量口服,婴儿每日1500单位(450RE),1~6岁每日2500单位(750RE),男性成人每日5000单位(1500RE),女性成人每日4000单位(1200RE),孕妇每日5000单位(1500RE),乳母每日6000单位(1800RE)。
2.治疗用量小儿维生素A缺乏,每日按体重口服5000单位(1500RE)/kg,伴有干眼病及消化道吸收不良时,可肌内注射维生素A或维生素AD注射剂,每日2.5万~5万单位(7500~15000RE),至症状体征好转。成人维生素A缺乏,每日口服1万~2.5万单位(3000—7500RE),服用1—2周;干眼病,每日口服2.5万~5万单位(7500—15000RE),服用1—2周。
3.胃肠道外给药患者如有呕吐、恶心或手术前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眼损害较严重时,可给维生素A肌内注射,成人每日6万~10万单位(1.8万~3万RE),连用3天,继用每日5万单位(1.5万RE),共2周。小儿(>1岁)每日0.5万~1万单位(1500—3000RE),共10天;严重缺乏时每日1.75万~3.5万单位(5250~10500RE),共10天。大于8岁小儿剂量与成人同。
[制剂与规格]维生素A胶丸(1)5000单位(2)2500单位
维生素AD胶丸(1)每丸含维生素A3000单位十生素D300单位(2)每丸含维生素A1万单位十维生素D1000单位
维生素AD滴剂(1)每1g含维生素A5000单位十维生素D500单位(2)每1g含维生素A5万单位十维生素D5000单位(3)每1g含维生素A9000单位十维生素D3000单位
(4)每1g含维生素A1万单位十维生素D5000单位(适合儿童用)
*维生素AD注射液(Admin)每0.5ml内含维生素A2.5万单位十维生素D2500单位,供肌内注射
*水溶性维生素A口服液及注射液(AguasolA)每1ml中含维生素A5万单位,供口服及肌内注射,用于脂肪吸收不良患者口服
(1)严重维生素A缺乏症:成人口服每日10万单位,3日后改5万单位,2周后改日1-2万单位,再用药2月。肌注,成人每日5-10万单位,3日后改5万单位,用药2周。1-8岁儿童,每日0.5-1.5万单位,用药10天。婴儿,每日0.5-1万单位,用药10天。
(2)轻度维生素A缺乏症:每日3-5万单位,分2-3次口服,症状改善后减量。
(3)补充需要:成人每日4000单位,哺乳妇女每日4000单位,婴儿日600-1500单位,儿童每日2000-3000单位。
维生素A不得作静脉注射,误用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危险,甚至死亡。
禁用慎用:
(1)妊娠期对维生素A需要量略增多,但每日不宜超过6000单位。孕妇摄入大量维生素A时有报道可能致胎儿畸形,如泌尿道畸形、生长迟缓、早期骨骺关闭等。维生素A能从乳汁分泌,乳母摄入增加时,应注意婴儿自母乳中摄取的维生素A量。
(2)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A较敏感,应谨慎使用。
(3)维生素A过多症时禁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慎用。
母亲于妊娠期间应用过量维生素A,婴儿可出现明显畸形。
幼儿特别有危险性,因对其格外敏感,应谨慎使用。
给药说明:
①无肠道吸收障碍时均采取口服给药;②脂肪吸收不良或胆酸缺乏时,亦可采用水溶性维生素A溶液,加入米汤、果汁或其他饮料中服用;③胆酸减少时维生素A用量适当增加;④水溶性维生素A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误用后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严重时可致死;⑤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黄色及绿色蔬菜中,肝、黄油、蛋黄中含量较丰富,成人长期每日服用维生素A2.5万单位,可引起维生素A过量。
随访监测:暗适应试验、眼震颤电动图、血浆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含量测定。
维生素A不得作静脉注射,误用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危险,甚至死亡。
不良反应:
摄入过量维生素A,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急性中毒可发生于大量摄入维生素A(成人超过100万单位,小儿超过30万单位)6小时后,病人出现异常激动或骚动、头晕、嗜睡、复视、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特别是唇和掌),婴儿头部可出现凸起肿块,并有骚动、惊撅、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假性脑瘤表现。
(2)慢性中毒可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皮肤对阳光敏感性增高、易激动、食欲不振、脱发、腹痛、夜尿增多、肝毒性反应、门静脉高压、溶血、贫血、小儿骨骺早闭、妇女月经过少。停药后中毒症状多在一周内缓解,亦可持续数周。
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搔痒,脱发,毛发干枯,口唇皲裂,易激动,关节痛,骨折,颅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
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有:骨、关节痛,皮肤、口唇干燥或裂开,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皮肤脱屑、瘙痒和红斑样皮炎,易激动、疲劳,排尿增多、晚间尤甚,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脱发,足底、手掌、鼻、唇周围皮肤出现桔黄色斑,也可致肝脏毒性反应,颅内高压,视乳头水肿,月经过少,门静脉高压,溶血、贫血,小儿骨骺早期关闭。停药后中毒症状缓解,可持续数周。
心血管系统:有报告发生心动过速者,可能是继发于发热。
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症状为思睡、懒散、易激惹、难以抗拒的嗜睡、严重的头痛及视乳头水肿及复视。慢性维生素A中毒病人50%颅压升高,有时伴有皮肤及毛发的改变,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及疲劳。
消化系统:急性中毒常见有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并有唇干及结痂、齿龈炎及出血。有发生烦渴者。在成人见有肝、脾及淋巴结变大。如长期摄入维生素A,即便是常规剂量,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肝细胞损害。出现肝炎的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变,但不能用感染、肝脏代谢与免疫系统紊乱来解释。肝损害的症状包括肝大、异常的生化指标、门静脉高压和肝硬变。有些慢性维生素A中毒病人曾做肝活检,见有肝窦周围纤维化及大量的贮脂质细胞聚集,肝窦周围纤维化致使血流不足,可能导致继发性肝细胞萎缩及胞浆空泡形成。组织学检查也发现中心静脉硬化及灶性充血伴有肝窦周围脂肪贮积。有许多证据表明肝窦细胞蓄积维生素A,而且连累神经纤维。
泌尿系统:慢性中毒可出现多尿、尿频、尿失禁、遗尿及因肾小管坏死所致的急性肾衰。
造血系统:大剂量维生素A可降低红细胞的低蛋白边界层的稳定性,而导致溶血及贫血。还可见有中性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贫血及血沉增快。
内分泌、代谢:慢性中毒时月经减少可能是早期症状,也可致高钙血症、高血糖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脂质升高、低蛋白血症、低凝血酶原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中维生素C减少、脑脊液的蛋白含量减少、尿中羟脯氨酸增多、尿中钙增多。慢性中毒有时见有水肿。
有报告发生眼球震颤、复视、怕光、眼肌麻痹、视网膜出血及眼球突出,这些是颅压升高所致的变化。有些中毒病人仅有视乳头水肿的变化。
肌肉骨骼系统:大量应用维生素A,由于骨破坏作用增加,可引起骨小梁及皮质的再吸收加速。血中碱性磷酸酶升高、尿中羟脯氨酸浓度增高及尿中钙增多与这些变化有关。
常见骨和关节痛。可见骨压痛而无其它骨症状,这可能是伴发有骨膜增高、骨肥厚,及在儿童长骨骨骺过早闭合致生长停止。
皮肤:急性中毒时整个皮肤脱落可能是晚期症状。慢性中毒时的早期症状为红斑、瘙痒、过度角化、毛发干枯、脱发、唇干、出血及皲裂。皮肤变为黄色或桔黄色,对日光的耐受性减低,色素沉着及指甲变脆。
相互作用:
(1)制酸药:氢氧化铝可使小肠上段胆酸减少,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抗凝药:大量维生素A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同服,可导致凝血酶元降低。
(3)口服避孕药可提高血浆维生素A浓度。
(4)考来烯胺(COlestyramine)、矿物油、新霉素、硫糖铝能干扰维生素A吸收。
(5)与维生素E合用时,可促进维生素A吸收,增加肝内贮存量,加速利用和降低毒性,但大量维生素E服用可耗尽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
与维生素E合用时,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增加肿脏内贮存量,加速利用和降低毒性,但大量可耗尽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