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初级药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3期
问题索引:
1.【问题】药动学跟药效学的概念分不清楚。
2.【问题】希望老师总结一下不同给药途径的作用特点。
3.【问题】老师,药动学参数中的概念分不清楚。
具体解答:
【解答】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不同给药途径药效出现从快到慢的顺序依次为:静注>吸人>舌下给药>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给药。[医学教育网原创]
(1)口服给药:为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其优点是方便、经济、安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和药物。其缺点为吸收慢、不规则,易受胃肠内容物、胃肠蠕动状态及首关消除的影响,不适用于昏迷、呕吐、抽搐、首关消除明显及急重患者,易被消化酶破坏的药物不宜口服。
(2)注射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注射给药一般吸收完全、迅速、生效快、剂量准确,但不够经济、方便、安全。临床上凡能口服给药的应避免注射给药。①静脉注射(静注)和静脉滴注(静滴):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吸收过程,迅速发挥药效,特别适合于危急患者,但静脉给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速度,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油剂、混悬剂不宜静脉给药。②肌肉注射(肌注):肌肉组织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快且完全,而感觉神经纤维较少,故疼痛较轻。肌肉注射混悬剂或油剂,吸收缓慢、作用持久。③皮下注射:药物吸收缓慢、均匀,但较口服快,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刺激性药物及油类易致注射部位疼痛、炎症及硬结,不宜皮下注射。④皮内注射:皮内注射给药量少,主要用于皮内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⑤椎管注射(鞘内注射):一般在腰椎部位将药液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内,产生局部作用,多用于腰麻。
(3)吸人给药:气体、挥发性液体及气雾剂药物常采用呼吸道给药,经肺泡吸收,迅速入血产生疗效或在呼吸道局部发挥作用,作用迅速而短暂。此方法的缺点为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4)舌下给药:脂溶性较高、用量较小的药物可采用舌下给药的方法由舌下黏膜吸收,具有吸收迅速和避免首关消除的特点,但吸收面积小。
(5)直肠给药:可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破坏、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首关消除。但吸收面积小,吸收不规则,适用于胃肠道刺激性强及小儿服药困难者。
(6)皮肤和黏膜给药:药物用于皮肤或黏膜表面,多数药物发挥局部作用,有的药物可发挥全身作用。
3. 【问题】老师,药动学参数中的概念分不清楚。
【解答】(1)表观分布容积: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表观分布容积(Vd或V)。表观分布容积并不代表某特定生理空间的大小,仅是便于进行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互换运算的一个比值。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在于表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和结合程度。巩值的大小与血药浓度有关,血药浓度越高,Vd越小;反之,Vd越大。[医学教育网原创]
(2)消除速率常数和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K指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分数,如K为 0.17h-1即每小时消除剩余量的17%。消除半衰期(t1/2)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一级动力学消除,其t1/2=0.693/K。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代表一次服药后某时间内的药物吸收总量,从而可用来计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程度的一种量度。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5)清除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升体液中的药物清除掉,反映药物从体内的清除情况。
医学教育网卫生资格西药专业-初级药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3期.doc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