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见任何一味药材都有其两面性,作为中药师一定要掌握这其中的平衡,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药急性毒性反应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中药的有毒、无毒也是药性的组成部分。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偏性)。“毒”(偏性)的概念是广义的,毒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但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作用,用之不当则对机体可产生损害,即现代医学所称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可引起心血管毒性的中药有:含乌头碱类药物如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含强心苷的药物如蟾酥、罗布麻叶、万年青、黄花夹竹桃、北五加皮等。
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可致中毒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商陆等。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等含有氰苷、氰氢酸,氰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引起组织窒息。商陆严重中毒时可致中枢神经及呼吸中枢麻痹。但经过加工处理(煎煮、蜜制、乙醇浸取等)后毒性可大大降低。
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黄疸、肝肿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寒凉性的中药大剂量口服后常有胃肠道刺激作用。黄芩、芒硝、柴胡、茵陈等可引起胃部不适;黄连、苦参、青蒿、秦艽、茵陈等可引起恶心;鸦胆子、苦参、青蒿、生大黄、秦艽等可引起呕吐;生大黄、生地黄、番泻叶、芫花、常山等可引起腹痛;巴豆、黄芩、黄连、苦参、生地黄、常山、北豆根等可引起腹泻。苍耳子、黄药子、苦楝子、雷公藤,以及独活中所含花椒毒素、青黛中所含靛玉红等可引起肝脏损害。
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症状有腰痛、尿频、浮肿、尿少、尿闭、尿毒症、肾功衰竭等。对肾脏有毒性的中药有:斑蝥、木通、马兜铃、粉防己、延胡索以及钩藤中所含的钩藤碱等。如斑蝥是治疗癌肿、顽癣的药物,其所含斑蝥素对人和动物的肾脏有很强的毒性,还可引起肝脏和心脏的毒性。人口服斑蝥素30mg可致死亡。木通(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等含有的马兜铃酸在人体内有蓄积性,对肾脏的损害存在剂量-毒性依赖关系,主要特征是引起肾小管坏死。
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症状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等。对造血系统有毒性的中药有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雷公藤等。穿琥宁注射液较长时间(10日以上)静脉滴注后可能致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