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之发热是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考前需要熟悉,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主管护师考试,专门整理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之发热如下。
一、发热
护理评估中最常见(感染后)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传染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在急性传染病中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
1.发热程度
临床上可在口腔舌下、腋下或直肠探测体温。腋下测温需10分钟,口腔、直肠需探测3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①低热:375~38℃
②中度发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
2.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指病人在病程中体温上升的时期。若体温逐渐上升,病人可出现畏寒,见于伤寒、细菌性痢疾;若体温骤然上升至39℃以上,病人可有寒战,见于疟疾和登革热等。
(2)极期(fastigium):指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时期,如典型伤寒的极期。
(3)体温下降期(defervescence):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骤然下降的时期。有些传染病体温缓慢下降,几天后才降至正常,如伤寒有些传染病体温可在1天之内降至正常,此时常伴有大量出汗,如疟疾、败血症恙虫病等。
3.热型
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热型可通过每天定时测量体温、进行记录并绘制体温曲线得到。
常见热型有:
(1)稽留热(sustained fever):表现为体温升高达39℃以上,且24小时体温变化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传染病的极期。
(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发热特点为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伤寒缓解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传染病。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发热表现为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如疟疾、败血症的发热。
(4)回归热(relapsing fever):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如布鲁菌病的发热。若在病程中重复多次出现发热并持续数月之久,称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
(5)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如流感和败血症等。
以上是关于“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之发热”的练习题,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护师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栏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