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快——命题趋势预测与应试技巧
强总结——92+个考点精选+92+道例题
更实用——精编模考试卷(含答案)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的外观变化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线索之一。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当出现异常时,其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病理状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脑脊液外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血性:如果脑脊液呈现红色或粉红色,这可能是由于穿刺损伤导致的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病变所致。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
2. 混浊:当脑脊液变得浑浊时,往往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这是因为白细胞增多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导致的。
3. 黄色(黄变):如果脑脊液呈现黄色,并且静置后底部有沉淀物形成,则称为“黄变”。这种情况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吸收期、椎管阻塞或慢性炎症等。
4. 乳白色:若脑脊液呈乳白色,可能与脂肪含量过高有关,如脂性脑膜炎;也可能是因为含有大量白细胞,提示有感染性疾病存在。
5. 绿色:罕见情况下,脑脊液可呈现绿色,这通常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脑膜炎相关联。
总之,通过对脑脊液外观变化的观察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可以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外观改变不能做出确切诊断,还需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
《笔试“搞”分秘籍》
高频考点+命题预测全攻略共计100+页
上手快——命题趋势预测与应试技巧
强总结——92+个考点精选+92+道例题
更实用——精编模考试卷(含答案)
即日起-4月30日24点
限时拼团只需0.01元
扫码参与购买
各位学员也可以通过“付费资料栏目”直接0.1元解锁下载,无需拼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