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11月6日 19:00-21:00
详情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诊断学基础》,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基础》发热的症状学考点”的内容,这样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1.感染性发热 临床最多见,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急、慢性感染均能引起感染性发热。常见病因见下表。
病原体
|
常见疾病
|
病毒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
细菌
|
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猩红热、急性细菌性痢疾、丹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
支原体
|
肺炎支原体肺炎
|
立克次体
|
斑疹伤寒、羔虫病
|
螺旋体
|
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
真菌
|
放线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
|
寄生虫
|
疟疾、急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
|
2.发热的临床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为37.3℃——38℃;中等度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
3.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日或数周。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医学教育网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发热的问诊要点
1.病史 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外伤史、药物或毒物接触史、手术史等。
2.临床特点 起病缓急、发热程度、持续时间等。
3.伴随症状
(1)伴寒战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急性胆囊炎、疟疾等。
(2)伴头痛、呕吐或昏迷 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疟疾、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毒性痢疾等。
(3)伴关节痛 常见于结核病、结缔组织病等医学教育网。
(4)伴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可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布氏杆菌病、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6)伴咳嗽、咳痰、胸痛 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等。
(7)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疾病等。
(8)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 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败血症、重症麻疹及病毒性肝炎等。
(9)伴随结膜充血 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10)伴口唇单纯疱疹 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基础》发热的症状学考点”相关内容,轻松备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