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专长)考试 > 备考资料

国家中医专长考试考点:经行泄泻的中医病因

2021-07-23 15:10 医学教育网
|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家中医专长考试考点:经行泄泻的中医病因”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定义

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

(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脾主运化,肾主温煦,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二脏功能失于协调,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内停。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脾肾益虚,而致经行泄泻。

1.脾虚

素体脾虚,经行时气血下注血海,脾气益虚,脾虚失运,化湿无权,湿浊下渗于大肠而为泄泻;或肝木乘脾,而致腹痛即泄。

2.肾虚

素体肾虚,命门火衰,经行时经水下泄,肾气益虚,不能上温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致成经行泄泻。

(三)辨证论治

经行泄泻,有脾虚、肾虚之分,辨证时应着重观察大便的性状及泄泻时间,参见兼症辨之。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温肾为主,调经为辅。脾健湿除,肾气得固,则泄泻自止。

1.脾虚证

主症: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减。常用党参、白术、扁豆、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等。

若脾虚肝木乘之,则经行腹痛即泻,泻后痛止,兼胸胁痞闷,嗳气不舒,治宜补土泻木,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肾虚证

主症: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常用党参、茯苓、白术、巴戟天、肉豆蔻、薏苡仁等。

(四)预防与调摄

1.饮食宜清淡,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之类,以防食滞食凉更伤脾胃。

2.忌劳累过度。

《中医眼科》五轮的临床辨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国家中医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外科辨痛的方式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中医外科疾病辨肿的临床表现

上文“国家中医专长考试考点:经行泄泻的中医病因”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专长医师栏目。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远 中医专长医师 《中医外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