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高热的辨证要点”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凡体温超过39oC以上即称为高热,是临床请见急证之一,属中医学的热病范畴,古代文献中有“壮热”“实热”“日晡潮热”“灼热”“身大热”等名称。临床许多疾病过程中都可出现高热,如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急慢性过敏性疾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部分恶性肿瘤、严重灼伤、中暑和阿托品中毒等疾病。
(一)辨证
体温升高,超过39oC。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口干渴,小便黄,脉洪大而数的特点。若发热恶寒,头痛,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而稠,口渴喜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为热在肺卫;若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黄赤而少,舌红,苔黄,脉洪数,为气分热盛;若高热夜甚,烦躁不安,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或斑疹隐隐,或吐血、便血、尿血或衄血,舌红绛而干,脉细数,为热入营血。
(二)治疗
1.体针疗法
治法:清热拷火。以督脉、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大椎、十二井或十宣、曲池、合谷。
配穴:热在肺卫配鱼际、外关。气分热盛配内庭。热入营血配曲泽、委中。抽搐配太冲、阳陵泉。神昏配水沟、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二井穴、十宣、曲泽、委中点刺出血。
方义: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刺之能宣散一身阳热之气;十二井、十宣穴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既能解表清热泻火,又能凉血解毒宁神,平衡阴阳;曲池、合谷分别为手阳明经合穴、原穴,两穴相配,既可宣肺解表,又可清泻阳明实热。
2.耳针疗法
取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毫针浅剌,强刺激。
3.刮痧疗法
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出现红紫色为度。
4.穴位注射疗法
取曲池、风门、肺俞、足三里。选用柴胡注射液或银黄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射1~2mL。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高热的辨证要点”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