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一)定义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
(二)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子宫体增大、变软,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月经后期者则无以上表现,且以往多有月经失调病史。
(三)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1.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
2.血虚
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可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使月经周期延后。
3.血寒
(1)虚寒: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致经行后期。
(2)实寒:经期产后,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寒搏于血,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使月经后期而来。
4.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因而月经延后。
(四)辨证论治
夺病辨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全身表现,结合舌脉辨其虚实寒热。本病治疗应重在平时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虚证治以补肾养血,或温经养血;实证治以理气行滞;虚实夹杂者,分别主次而兼治之。本病属虚属寒者多,不宜过用辛燥及破血之品,以免劫阴伤津或损伤气血。
1.肾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加减。常用当归、熟地黄、山茱萸、杜仲、山药、牛膝、炙甘草等。
2.血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加减。常用党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等。
3.血寒证
(1)虚寒证
主症: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扶阳祛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常用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人参、肉桂、甘草、吴茱萸、法夏、生姜、阿胶、白芍、麦冬。
(2)实寒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减。常用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人参、肉桂、甘草、莪术、牛膝。
4.气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兰室秘藏》)加减。常用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等。
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月经先期的针灸推拿治疗
以上分享的“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