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学“补虚药-补气药的功效与应用”知识点-2020年中医专长考核”相关内容,详细参加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补虚药-补气药
1.人参
【性能】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应用】
(1)元气虚脱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2)肺、脾、心肾气虚证。为补肺、补脾的要药。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此外,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有扶正祛邪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对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每日2次。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2.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用法用量】另煎对服,3——6g。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3.党参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主治病证】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此外,可与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用于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以扶正祛邪。
4.太子参
【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5.黄芪
【性能】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1)脾气虚证。为补中益气要药。
(2)肺气虚证。
(3)气虚自汗。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此外,尚有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作用,用于因气虚所致的血虚出血、消渴、中风后遗症、痹痛麻木等病证。
6.白术
【性能】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甩】
(1)脾气虚证。被前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2)气虚自汗。
(3)脾虚胎动不安。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用。
7.山药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主治病证】脾虚证;肺虚证;肾虚证;消渴气阴两虚证。
8.白扁豆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
【性能】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10.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11.蜂蜜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相关推荐:
上文关于“中药学“补虚药-补气药的功效与应用”知识点-2020年中医专长考核”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