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妇科学考点:辨病与辨证”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辨病与辨证
辨病和辨证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思维过程,也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
病是整体,证是当前病位与病性的本质,病和证之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个体差异,环境和诊治情况等不同,一种疾病可存在几种证。如妊娠恶阻,可见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停滞等证,但均从属于妊娠恶阻病。同时这些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妊娠恶阻,无论何种证型,当呕吐不止,饮食少进而导致阴液亏损时,均可出现气阴两亏的证候。然而同是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疾病中,如气虚证既可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也可见于崩漏、子宫脱垂等疾病。因此妇科临床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法。辨病与辨证,又可分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和中医辨汪与辨西医病结合。
1.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 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是指先辨中医之病,后辨中医之证。如妇科临床诊治时,通过四诊所得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明确是什么病,然后根据中医辨证体系,运用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冲任督带与胞宫辨证等方法,辨证明确后施以治疗。但有时在疾病发展过程巾,病证可出现传变。如产后发热病之感染邪毒型,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温热病的发展过程,针对此变化可运用卫气营血辨证采用相应治法。一种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既可单独作为一病,也可是其他疾病中的一个症状表现。
2.中医辨证与辨西医病结合 中医辨证与辨西医病,虽然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但长期以来妇科临床在对某些疾病的分析处理时,把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施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辨痛基础上分型治疗 先西医诊病,然后根据中医理论以中医学术体系为基础选择脏腑、气血、经络等辨证方法分型治疗。如不孕症辨证分肾虚、血瘀、肝郁、痰湿阻滞等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病因为肾虚、血瘀、肝经湿热、痰湿阻滞等,临床可按病因分型辨证治疗。由于西医之病有诸多症状,而其症状既可能是中医之病又可能是中医之证。如盆腔炎有发热、腹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炎性包块、不孕等症状,这些症状分属于中医“热入血室”、“带下病”、“月经不调”、“癥瘕”、“不孕”等病证,因此治疗可根据中医之病而辨证论治。
(2)按中医病因病机本质论治西医疾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部分有功能的内膜周期性出血,蓄积于局部,引起周围组织纤维化而粘连。对此中医认为其病机本质是“离经之血”所致。因此,血瘀是内异症之中医学论病析证的主因。由于血瘀成因不同,临床又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瘀热互结、肾虚血瘀等证型。而分别采用理气活血、散寒活血、益气活血、清热活血、补肾活m等法治疗。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结合需注意病与证之间的密切关系,既从整体调治,又从局部病损施治,特别要抓住该病的病机本质治其本。
(3)中医辨证论治与分阶段论治结合 由于疾病本身是多样、多变的,所以临床往往根据疾病发展及演变特点进行分阶段辨证论治。如妊娠高血压疾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其主症,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子肿”、“子晕”、“子痫”范畴。子肿阶段分脾虚、肾虚、气滞三型辨证施治;子晕阶段分肝阳上亢、阴虚肝旺、脾虚肝旺三型辨证论治;子痫阶段分肝风内动、痰火上扰等型辨证治疗。
(4)辨西医病因病理专方论治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妊娠高血压等疑难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均可根据其病的特点及病因病理设专方治疗。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辨证治疗中,因西医病因均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调,中医辨证论治时常根据中医学对该轴功能失调的认识,确立治法,设置专方如天癸汤、促排卵汤等,并结合妇女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于月经周期之不同时期在专方的基础上采用周期性给药方式。这样既扬中医之长,也是中医辨证论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完善。又如对免疫性不孕的治疗中,有时患者无任何症状可辨,中医学也可以从该病的病因病理以中医学理论入手,拟立专方施治。上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的各种方法,有利于中医辨证的研究和发展,更有利于中医妇科学术精华的发挥,为现代妇科医疗服务。
上文关于“辨病与辨证-中医妇科学妇科疾病”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