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药是补虚药的一种,在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药学》考试中也很常见,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解答如下:
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寇”。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湿盛中满者忌用。补阳药性多温燥,易助火伤阴,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补血药多滋腻黏滞,妨碍运化,凡湿滞脾胃、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补阴药多甘寒滋腻,凡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不宜用。补虚药使用时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补虚药若需久服,宜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若作汤剂,宜文火久煎,使药味尽出。个别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
1.北沙参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
(1)肺阴虚证。
(2)胃阴虚证。
2.百合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病证】阴虚燥咳,劳嗽咯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3.麦冬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应用】
(1)胃阴虚证。
(2)肺阴虚证。
(3)心阴虚证。
4.天冬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主治病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以及肠燥便秘。
5.石斛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病证】胃阴虚证,热病伤津证;肾阴虚证。
6.玉竹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病证】肺阴虚证;胃阴虚证;热伤心阴,烦热多汗,惊悸。
7.黄精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8.枸杞子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主治病证】肝肾阴虚及早衰证。
9.女贞子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0.龟甲
【性能】甘,寒。归肾、肝、心经。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应用】
(1)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
(2)肾虚骨痿,囟门不合。
(3)阴虚血亏,惊悸,失眠,健忘。
此外,能止血,用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用法】煎服,9~24g,宜先煎。本品经砂炒醋淬后,更易煎出有效成分,并除腥气,便于制剂。
11.鳖甲
【性能】甘、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应用】
(1)肝肾阴虚证。
(2)癥瘕积聚。
【用法】煎服,9~24g,宜先煎。本品经砂炒醋淬后,有效成分更易煎出,并可除腥气,易于粉碎,方便制剂。
推荐阅读:
广东省2018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材料审核通过率竟低至0.96%,告诉你为什么!
以上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2019年中药学常见的补阴药”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