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是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为帮助大家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吸收
人的呼吸系统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构成。肺泡是人体进行气一血交换的场所,也是药物在肺部吸收的主要部位。其数目估计达3亿~4亿,总面积可达100~200m2.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紧靠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且血流量大),细胞壁或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0.5~1 μm,因此药物到达肺泡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性质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必须能溶解于呼吸道分泌液和肺泡液中,并对呼吸道无刺激性。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度与药物分子量及脂溶性有关,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吸收快;分子量大的糖、酶、高分子化合物等则难以通过肺泡囊吸收。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少部分由小孔吸收,故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微粒会聚集增大,妨碍药物吸收。
2.药物微粒的大小气雾剂喷出的药物微粒大小不同,在呼吸道各部位沉积的位置也不同。吸人气雾剂的微粒沉积主要受重力沉降、惯性嵌入和布朗运动三种作用的影响。较粗的微粒因重力沉降,大部分落在鼻腔、咽喉、气管及分支处,因而吸收少;当鼻腔、咽喉、气管及分支处的气道突然改变方向时,则粒子易成惯性嵌入。如果微粒太细,则进入肺泡囊后大部分由呼气排出。具有布朗运动的微粒其粒径约为0.51μm,主要沉降在肺泡囊内,因此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微粒大小应控制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吸入气雾剂的雾滴(粒)粒径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为51μm以下。
另外,吸入气雾剂的微粒沉积还与呼吸量及呼吸频率有关,通常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而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本概念和特点”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知识,请点击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