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炮制,在历史上又称“炮炙”、“制造”、“修治”、“修事”。虽然名称不同,但记载的内容都是一致的,而且多用“炮制”和“炮炙”两词。从字义上来看,“炮”和“炙”都离不开火,也代表中药加工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方法。随着社会进步,药材加工处理技术也不断发展,“炮炙”两字已不能确切反映和概括药材加工处理的全貌,故现代多用“炮制”一词。“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而“制”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制成饮片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建国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黄帝内经》约为战国至秦汉时代的著作,在《灵枢。邪客》篇中有用“秫米半夏汤”治疗“邪气客人”的记载。“秫米汤”的“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生半夏毒性大,以“治”来减低毒性,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素问。缪刺论篇》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到宋代,雷敩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经验,撰成《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书中记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大约有44种,并对炮制的作用也作了较多介绍,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许多炮制方法具有科学道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在330味药物中,载有李时珍本人炮制经验或见解的就有144条,如木香、高良姜、茺蔚子、枫香脂、樟脑等;多数制法至今仍为炮制生产所沿用,如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等。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明代缪希雍撰的《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大部分内容能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其中多来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张氏作了进一步归纳、整理,条分缕析,较为醒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在炮制理论上有所发挥,如提出:“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阳而养阴,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等炮制作用。、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大部分内容能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其中多来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张氏作了进一步归纳、整理,条分缕析,较为醒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rdquo1473在炮制理论上有所发挥,如提出:“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阳而养阴,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等炮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