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以降血脂的作用机制:
由于西药降血脂药物对肝脏和身体的新陈代谢方面有副作用,而中药在降低血脂方面有其特殊的疗效,所以颇值得我们多加利用。中药运用在降血脂方面,其作用原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
①某些中药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能增加肠蠕动,促进肠道内胆固醇的排泄,如大黄、何首乌、生决明子、虎杖、番泻叶等。
②竞争性地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如蒲黄、绿豆、海藻及首乌等。这类中药,如何首乌与胆固醇结合后,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或切断肠肝循环;蒲黄含有植物固醇(谷固醇),可抑制肠道内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
③通过不能利用的多糖类(如纤维、果胶、琼脂)和胆盐结合形成复合物阻碍微胶粒的吸收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如柑橙黏胶,番茄果胶等。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患者血液黏稠度及“瘀血”、“痰浊”相关,血脂代谢紊乱与血小板高聚集性互为影响,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约有51种中药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赤芍、大黄等34种中药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更为明显,可见部分调脂中药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性而达到降低血脂异常的致病作用。
2、调节脂质代谢
经研究表明,何首乌、山楂、菊花、黄芪等在人体内都能起到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如大蒜中的大蒜素、银杏叶中的苦内酯、茶叶中的多糖、乌龙茶等对降低脂质水平均有显著作用。如麻油、橄榄油及红花油,含有大量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能和胆固醇结合成蛋白脂酶,使之比较容易运送代谢和排泄,而减少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3、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
即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合成,如大黄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作用;泽泻含三萜类化合物,能影响脂肪的分解及胆固醇的合成姜黄可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香菇则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绞股蓝总皂苷可减少合成中性脂肪;阿魏酸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
4、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排泄
体内的脂质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和排泄的,许多中药能影响血脂在体内的分布、运转与清除。如柴胡、人参、甘草能使TC的代谢和排泄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中TC水平下降;姜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可明显降低血浆中TC含量;泽泻有阻止类脂质在血清内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壁的能力,促进血浆中TC的运输和清除;山楂能加快对TC的清除;灵芝能影响脂质中间转化而起到降脂作用;丹参可促使脂肪在肝脏内氧化加强等,影响血脂分布、运输及清除。
经研究表明,升高HDL,降低LDL水平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对脂质代谢紊乱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脂蛋白深入到其亚组分及载脂蛋白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治疗高脂血症要从改善脂蛋白代谢入手。中药大黄、虎杖、蒲黄、绞股蓝、人参、刺五加叶、枸杞、冬虫夏草、葛根、黄芩苷元、柴胡皂苷、茶叶多糖、山楂、大蒜、泽泻、马齿苋、熊胆、柳茶、月见草等,在大量文献报道中均有升高HDL-C或APO-A,的作用。又如女贞子对主动脉脂质斑块有消退作用,红花则能减少脂质在肝脏中的沉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