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学医学院:
震旦大学始于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1902年末,蔡元培等请马相伯建学院,马相伯捐三千亩地产予以资助,并请天主教法国耶稣会协助。
1903年-1912年,震旦学院,校址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设“文学”、“质学”(即科学)两门课程。1908年起设文、理两科。
1903年2月,震旦学院正式开学,马相伯自任总教习,亲定章程,确定震旦办学宗旨。
1905年2月,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篡改原定章程,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辞职,震旦学院停办。
1905年8月,震旦学院在法国耶稣会主办下重新开办,成为天主教法国耶稣教会直接控制的大学。
1912年-1928年,震旦大学院,迁址卢家湾吕班路(今重庆南路)。1914年起,分设法政法政文学科、算术工学科、博物医药科。后改称法政科、工程科、医学科。
1911年,设震旦大学院医学先修科。医学先修科两年,临床实习四年毕业。教学医院为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安当医院(卢湾区中心医院)。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道明任震旦学院院长。
1914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式设博物医药科,学制四年。
1915年,改为医学科,学制六年。毕业授医学博士学位。
1928年-1952年,震旦大学,1932年起分设医学院、法学院、建工学院。
1932年,震旦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立案,将医科改为医学院。院长由法国驻华使馆医师贝熙业兼任。增设牙医系,学制四年。
1938年,富莱梅传教士(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博士)继任院长。
1948年,牙医系改称牙医学院,学制六年。
1950年,牙医学院复称牙医系。
1951年,上海牙医专科学校并入震旦大学牙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