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slogan
24小时客服热线: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医学社区 > 临床医学讨论区 > 正文

白塞氏病的西医认识

 白塞氏病的原因还不清楚,目前倾向于为一异质性疾病,涉及多种病因。

(1)微生物感染。

①病毒:1937年白塞氏报告在患者口腔病灶的脓液和渗出物中发现病毒包涵体,将其接种于正常人口腔黏膜能诱发类似病变,此后曾在患者血中查到一些病毒中和抗体动物感染病毒后也可引发类似于白塞氏病的病变。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是EB病毒和单纯疮疹病毒,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②细菌:早在1920年Gilbert就提出了细菌感染学说。日本学者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近年来对链球菌中的Sanguis新菌株的研究颇引人注目,发现此菌株DNA片段含一分子量为36KD的蛋白质,能与患者血清反应小鼠感染链球菌Sanguis株后,其T细胞活性增强;引菌株也能促进白塞氏病患者T细胞增生:用其相关抗原DTH——1刺激患者T细胞时,可产生大量的IL-6和加速产生干扰素,因此这一菌株可直接或间接地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此外,欧洲报道本病与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而我国则认为与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2)遗传素质。

本病发病有明显地区性,提示有一定遗传易感性。有证据表明,HLA—B5及其相关的B51亚型为本病的易感基因。例如,沙特阿拉伯患者的HLA—B5(B51)检出率为72%,而正常人群中只为26%。日本白塞氏病患者中HLA—B5(B51)57% 阳性,而正常人频率仅为12%。我国的初步研究也发现与HLA-B5(B51)基因有关。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发现HLA—B5(B51)基因可触发嗜中性粗细胞功能亢进和使嗜中性粒细胞产生过氧化物的功能增强,这或许与诱发白塞氏病有关。

(3)环境因素。

日本是白塞氏病高发区,但侨居在美国的日本后裔患病者并不多见。在高发地区居住或旅行者患病危险性增加,表明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发病有关。日本从1950年以后本病患者显著增多,考虑环境污染是白塞氏病的原因之一,因为患者血中有机农药浓度较对照组高,其中BHC及DDT尤为明显。血清中以铜离子为主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与疾病发作呈正相关。给予小鼠高铜饮食,可诱发与本病相似的皮肤黏膜及肠道病变。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知识二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学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