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国内某知名医学高校,在其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果断淘汰了一名笔试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因为,面试该考生的老师都认为,这个医学“学霸”,貌似只会考试,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医学项目和医学实验,思路却不是特别清晰,医学知识点之间的串联能力也很差。换句话说,这个状元考生,只会读书、考试。你懂的。
这个故事,让小编想起了我们的学生时代。语文学的好的,很多不会写文章;英语学的好的,很多不会用英语交流;化学的好的,很多不会做实验……于是乎,不禁想问问大家,难道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么?
很多人都会说,没办法,上课没听懂,只能靠多做题来巩固,否则,考试怎么办?好吧,苦逼的学生时代,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作为医学生时候的你,是否在上课,复习,做题,考试……周而复始。
咱们回到文章开头,谈一谈“学霸考研落榜”这个话题。
“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对医学生来说估计是谎言。哪有什么轻松浪漫的大学生活,明明是复读了五年的高三。别人在光阴中“虚度”,而我们在光阴中虚脱。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今日所学,都干系到未来每个病人健康。医学生要准备好治病救人,积累海量的医学知识,可容不得你有一丝闲散。
5 年本科 + 3 年硕士 + 3 年博士+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治考试 + 论文基金 + 国自然基金……
不是看,全要背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都是理论型的,说得好听点是“科学家式”,难听点则是“书呆子式”。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医学教育也未能独善其身。
以为有了5-8年甚至12年丰富理论知识,就能在医院科室大展拳脚?刚进入医院在各个科室轮转,往往是写写病历和病程记录,每天看一下化验单和检查结果这类简单的小事,自己完全没走心。
那当自己接诊病人以后,才发现在各个科室轮转过程中,处理的那些小事所积累的知识,那才让你对各种病症的处理都信手拈来“良药”。
从表皮到心脏,同样是缝合一道伤口,几厘米的距离,很多人都会“手足无措”。因为这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几十年的学习与努力。
所以医学不适合死读书,要结合各种疾病,各种经验等方式让知识“活起来”。
实际上,就目前的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纸质教材而言,知识点未必少,关键词在于这些知识点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能真正理解的知识有多少,学到的东西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有多大。如果每天死记硬背、做题、考试,相信最终什么病也治不了,什么病人也应付不了。如果说之前还有考研一条路,那么,现在这条路也已经走不通了。
医学考研笔试状元,缘何面试落榜?侧面说明了,只会考试的医生,终究会被淘汰。或许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一下反省。当医院教学中你还没有接触到一些病例,但是有想要学习,因为一时一位医生遇到的病例毕竟有限,但是未来有太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会发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考研笔试状元,缘何面试落榜,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有关医学考试、医疗招聘、辅导资料等相关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