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是药剂学需要掌握的知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流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若以水为溶媒的流浸膏,应酌加20——50%量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流浸育剂的应用,一般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可直接供药用。
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全部溶媒,浓缩成稠膏状或块、粉状的浸出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每1g浸膏剂相当于原药材2——5g。含有生物碱或含有确定的可以提出有效成分的浸膏剂,皆需经过含量测定后用稀释剂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浸膏剂按其干燥程度可分为稠浸膏与干浸膏两种。稠浸膏是浸出液经低温浓缩至稠膏状的,含水量约为15——20%的制成品。干浸膏是浸出液浓缩成稠膏后蒸干,测定含量后,用淀粉、乳糖等稀释至规定的标准,制成干燥粉状的制品,其含水量约为5%。浸膏剂的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不含浸出溶媒,可久贮,有效成分较流浸膏稳定。但其缺点是易吸潮或失水后硬化。
浸膏剂除少数直接用于患者外,一般多作为制备其他制剂的原料,如片剂、散剂、胶囊剂、冲剂、丸剂、颗粒剂等的原料。
A. 流浸青剂的制备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浸渍、渗漉、浓缩及调整含量四个步骤。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成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含乙醇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者只作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媒稀释,或低温浓缩使其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制备流浸膏时所用溶媒的数量,一般约为药材量的4——7倍。若原料中含有油脂者应先脱脂后再进行浸出。
B. 浸膏剂的制备
浸膏剂和制备方法 一般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采用浸渍法或回流法。在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具体设备的条件的品种,选用浸出率高、耗能少、成本低、质量隹的方法为好。
(a) 渗漉法: 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溶媒时,常采用此法,可按前述渗漉法操作。收集的漉液浓缩成稠膏状者称为稠浸膏。如需制备干浸膏时,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浸出物的稠度增大,致使最后的溶媒不易挥散,且易造成过热现象而易引起成分分解或失败。因此,在干燥过程中应尽可能用真空低干燥,或喷雾干燥法,并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为隹。
(b) 煎煮法
(c) 回流法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浸膏剂与浸膏剂--药剂学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