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或胀痛,伴恶心呕吐,影响生活或工作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之分。
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者称原发性痛经,常由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等引起。若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引起的,则为继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将痛经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临床以实证多见,为妇科急诊常见病之一。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及未婚者多见,继发性痛经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严重痛经者可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昏厥,一般只要经血下行通畅,腹痛即可缓解或消失,痛止后患者感觉全身乏力。本病西医也称为痛经。
「中成药」
1、益母草膏(冲剂):每日2次,每次2匙(l~2包),开水冲服。用于经血下行不畅,下腹胀痛者。
2、艾附暖宫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寒凝痛经,经净后调治。
3、乌鸡白凤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血虚及肝肾亏损者,经后调治。
4、四制香附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气滞者。
5、延胡颗粒冲剂:每日2~3次,每次1~2包,开水冲服。用于腹痛时。
6、桂校茯苓九(胶囊):每日2次,每次6克(4粒胶囊),吞服。用于血瘀偏寒者。
7、妇科千金片:每日2次,每次6片,吞服。用于湿热痛经。
「简便方」
1、化膜汤:生蒲黄10克(包煎)、血竭末6克、延胡索15克、炙甘草5克,经前2天煎服。用于实证痛经有瘀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等。
2、嗅法:川乌、草乌、荜菝、良姜等量研末,搐入鼻孔则痛止。经前5~6天搐人鼻孔嗅闻,每日3次,痛止停药。
3、生姜、红糖各15克(或加山植12克),经前2天或痛时立即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乡乡村医生治疗痛经的中医方法的治疗的文章,希望可以对乡村医生的日常诊疗过程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