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热心人,看病看的好。”
“他捐助这个,捐助那个,获得这个奖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年纪大的老人,他就到家里去看病,实在给不起钱的,他就给免了。”
……
这是山东省济宁市唐口街道办事处廉屯村的乡亲们对乡村医生孟凡珍的评价。2015年,孟凡珍不仅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还获得了“中华慈善奖”。他与济宁市任城区慈善总会签订了慈善冠名救助基金捐赠协议,认捐了100万元人民币设立“孟凡珍腰椎病慈善医疗救助基金”,为前来看看病的患者们减免医疗费用。
“我的叔叔婶子就是卫生所的大夫,我在卫生所里长大,小时候给叔叔婶婶打个下手,耳濡目染,那时候立志长大也要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从小在卫生所里“跑龙套”长大的孟凡珍受叔叔婶婶的影响很大,他说,当时自己觉的当个乡医很“伟大”、“有意义”,这个信念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
1986年,孟凡珍考取了济宁卫校医士班,毕业时,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市里的大医院,而是回到了他熟悉的乡村,做了一名乡村医生。“在廉屯,十里八村患病的乡亲们就靠着堂叔和婶子的卫生所治病救人,堂叔过世后,我觉的自己应该接着走下去,为乡亲们继续看病。”孟凡珍说。
这一干,就是27年的时间,他走遍了田间小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每一位病人付出了他的热情和责任,孟凡珍也由“小孟”变成了“老孟”。在孟凡珍的诊所里,一张孟凡珍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火炬手的照片尤为引人注目,记者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看到了满墙的奖牌,从县级到市级,从市级到省级,从省级到国家级,“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这些荣誉无一不见证着他二十七年来扎根农村卫生工作的辛勤付出。
在农村,流行着一句老话,“吃好吃孬不要紧,可别有啥病。”
今年52岁的孟凡珍也是在父母长辈声声叮嘱下长大成人的,从小跟着堂叔婶婶“打杂”的他对农村缺医少药的卫生情况十分清楚,给穷人治病,也是他当初上卫校的初衷。
“算起来,行医这些年免去的病人的诊金少说也得有十来万,”孟凡珍告诉记者,他自己并没有什么钱,认捐百万慈善医疗救助基金并不是自己要拿出一百万,而是要在今后的行医过程中为病人们免够100万的医疗费用。
说到认捐百万慈善医疗救助基金,孟凡珍笑称,自己连五十万都没有,有些家里确实贫困的病人,也会在孟凡珍的诊所里“赊账”,时间长了,孟凡珍也就“忘了”。
“在认捐之前,我一直都就在减免贫困病人的医疗费用,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民们的疾苦我深有体会。”孟凡珍说。
唐口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稻区田居多,村民们大多手工播种水稻,腰椎劳损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孟凡珍在给乡亲四邻看病行医的过程中,利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硬膜外腔滴液疗法”,不仅为患者消除了疼痛,也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
“如果按照规定的话,像五保老人、低保户等才可以享受减免,但是有些大老远来的农村的病人,一看就知道家庭情况确实不好,咱也就都免了。”孟凡珍说。
除了卫生所里的头疼脑热,在孟凡珍不大的诊疗室里,挤满了远道而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他们来自江苏、河南等周边省市,其中更不乏济宁地区其他县市的患者。
“我们村里,从孟大夫这里看过病的至少得有几十口人。”来自微山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来陪妻子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孟大夫人很好,他们村里有不少人都被免过医疗费。
一位家住接庄的女病人,丈夫车祸身亡,自己带着一个5岁的女儿生活,在孟凡珍的诊所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虽然治疗费用并不算太高,但是对于生活拮据的她来说已经是雪上加霜。
“虽然她不是低保户,但是能看得出她的生活条件的确不好,每次都带着孩子来,很辛苦。”孟凡珍翻阅着他的“小账本”,里面记载着他一直以来为患者减免治疗费用的“清单”,对于每一单免去的诊金,孟凡珍很自豪,他认为他已经把乡村医生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90年代卫校刚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创业这个词,我单纯的就是想把乡村医生当做一个事业来做。”孟凡珍说,他觉的回到农村当一名乡村医生,比被分在医院里当一名医生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这里真正需要他。
从卫生所到专科诊疗,孟凡珍不仅为自己邻近的乡亲们看病,还用自己的医术救济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患者。27年的风雨无阻与无怨无悔,为他赢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华慈善奖”,但更令他骄傲和自豪的却是他可以帮助那些冲着他的“名儿”来的患者们减轻重担,真正为农民做些实事,无愧于乡村医生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