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长在燕山东麓群山环抱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乡亲们眼里,她是懂医术的“文化人”,本有机会远走高飞,可是大半辈子却不曾离开。48 年间,她背着药箱,骑着“二八”飞鸽自行车,不分白天黑夜,跑遍了山村的角角落落;她甘守清贫,为村民们送医送药,成了乡亲们随叫随到的“乡村120”。
“学医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只要我还活着,村医的工作就要干下去。”鹰手营子矿区寿王坟镇郑家庄村村医王桂芹的话语至今让记者深受震动。48 年坚守农村,不收出诊费、注射费、针灸费,不接受病人请客吃饭,不给病人开不必要的药品,今年66 岁的王桂芹依然用心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长大后做一个不一样的村医”“我小的时候,弟弟体弱多病,家人经常夜晚去找村里的大夫,大夫总是觉得影响了他的休息,有时候会把我们拒之门外。”说起那时的情景,王桂芹心里仍不是滋味,“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从医梦,长大后要做一名村医,一名不一样的村医。这就是我当医生的初衷。” 家里有人生病了,只要打她的电话,王桂芹及时赶到。48 年的守护,王桂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当初许下的诺言,更成为乡亲们不可或缺的好大夫。
“她是我们心中的‘120’”
“村里的老百姓有点小病,怕麻烦,经常自己先挨着。只要打电话,那肯定是比较严重了。山里许多地方,汽车都到不了,所以我的自行车就成了最便捷的‘120’了。”王桂芹拍拍那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说。
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王桂芹最头疼的季节是冬季。“每年冬天,山沟里经常刮大风,寒风吹到身上就跟刀刮似的。”王桂芹说,山村里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最远的居民小组距离她家有10 多里路,只要村民有需要,她就骑着自行车出诊。于是,每年冬天,在山村的小道上,大家经常会看到衣服、眉毛全冻上冰碴的王桂芹。
“桂芹人好,给我们看病从来都是24 小时随叫随到,有钱没钱先看病,她就是我们心中的‘120’。”村民刘桂琴说。
59 岁的刘桂琴是名脑血栓患者,每次去诊所输液,王桂芹都会把一床叠好的被子垫在她腰后,怕她坐着太累。有时刘桂琴不方便出去治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王桂芹就上门为她开药输液。“不管白天晚上,冬天夏天,一个电话打过去,她就放下手头的事儿立马赶过来,一句怨言都没有。我们家生活困难,我和老伴儿起早贪黑种点菜挣钱,还要接济无劳动能力的大儿子一家三口,桂芹知道我家情况,从来不催收拖欠的医药费。”多年受到王桂芹的照料,刘桂琴见人就说:“她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大夫。”
“怕没人接班,婆婆有意培养我”
村医辛苦又不挣钱,没人愿意干。为了寻找接班人,王桂芹把儿媳邓美伶“拉下了水”。
邓美伶1999 年嫁到她家,就常常被婆婆叫到诊所帮忙。在婆婆言传身教下,邓美伶放弃了美发的手艺,加入了婆婆救死扶伤、为村民服务的行列。
“婆婆担心无人接班,就有意培养我,现在我把婆婆当老师,努力学好医疗知识,等将来婆婆干不动的时候,我得接过婆婆的班,继续做村里的‘120’。”邓美伶自信地说。
王桂芹除了为乡亲们看病,还不断学习,自己用不好电脑,就让儿媳来帮忙建档立卡,以便对1000 多名村民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有传染病疫情的时候方便逐家逐人排查。48 年来,她所在的村从没发生过重大传染病,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100%.
48 年来,凡是给乡亲们看病,王桂芹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收出诊费、处置费、注射费;不喝一杯酒,不吃一口饭;不拿贵的药。这些年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免过、垫过多少医药费。
她用高尚的医德为病人祛病除疾,她在无怨无悔中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承诺。就是这样一位节俭质朴、无私奉献、知足感恩的山村女医生,用行动见证着平凡中的伟大。
1969 年,18 岁的王桂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48 年。
整个寿王坟镇,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王桂芹的名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镇职工医院、公社医院之外,她是全镇惟一一个为众乡亲服务的赤脚医生。
“只要一听说有病人,我就放下一切事情第一时间赶过去。”一辆修了又修的飞鸽自行车、一个老式手电筒和一个破旧的药箱陪伴着王桂芹风雨无阻地奔波在看诊治病的路上。
“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一定随叫随到!”当医生之初,王桂芹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骑行在乡村的路上,跟王桂芹打招呼的人大多数都到她那里看过病,都有她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