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白银市会宁县新塬乡新塬村,提起张有清和张俊文父子,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在这个小村庄里,早在20年前,村民的健康就由老村医张有清负责,现如今年迈的张有清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儿子张俊文。张有清扎根山村40余年,让山区群众看病不再是难事;子承父业的张俊文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更继承了他的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当起了村民的“健康保护神”。
当村医深受父亲影响
张俊文,生于新塬乡新塬村南塬社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庭,如今已是78岁高龄的父亲张有清是村里前任村医,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张俊文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据张俊文介绍,他之所以会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是因为他自小受父亲的影响,慢慢对医学有了兴趣。“刚成为村医的父亲,医术有限,经验不足,知识面也不够丰富,后来慢慢经过不间断的学习,父亲的医术有所提升,从开始对村民病情不尽了解到后来对村民病情了然于胸;从青春的毛头小子到后来受人尊敬的长者,父亲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前进,点滴成长,也为我现在的事业铺好了道路。”
张俊文表示,父亲张有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从医经历深深感染并影响了他,从懂事起,他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医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今张俊文已做了20年的医生,和父亲一样,在从医的20年时间里,他也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成一名合格的村医。当谈及过往的那些经历时,张俊文浅笑淡然,言谈中忽略了医者的辛劳,畅谈的却是这份职业带给他的满足。
坚守初心传承大爱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张俊文年轻气盛,总以为行医并非难事,可是实践中,一次次与病患的接触中让他感受到作为医生最要不得的就是自满与骄傲。“记得我刚接任村医时,心里总有些小骄傲,总觉得自己在医学方面是有优势的。可是后来慢慢觉得要想取代父亲,必须要抽时间自己不断学习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医术,用能力说话。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自己以往那点医学知识储量显得微不足道,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张俊文表示,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种复杂病症,作为医生,一定不能被时代淘汰,反而要好好利用各种高科技产品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在会宁县新塬乡新塬村这样的落后山村里,张俊文并没有在各种困难面前畏惧屈服,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医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既然选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就要为之付出努力,否则不仅愧对于自己的职业,更愧对于十里八乡相信自己的乡亲。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张俊文说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医者父母心”,这句话在张俊文的理解中,就是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有仁慈和懂得关怀的心。
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得一个村一般只配有一名医生,因此村医是没有节假日的,哪怕是春节期间,村医也在村医室里坚守岗位,因为病患时时都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张俊文告诉记者,有时候下班他已经回到家了,可遇到病情突发的特殊病患,只要一个电话,他就马上拿起药箱,赶往病人家中,不管遇到什么天气,不管路途有多遥远,他都会想尽办法前去治疗。
从医的20年里,张俊文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恰好遇上下雨或下雪的晚上,我正睡得香甜时,接到病人的电话需要出诊,说实话,我的心里也埋怨过,可是只要一想到病人还在等我,想到他们此刻正遭受着病痛折磨,我就什么也顾不得了,赶紧拿上药箱出诊。”张俊文有这种医者仁心,一方面是因为他爱岗敬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乐于助人。张俊文说大家都乡里乡亲的,谁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自己可以解决,有些困难却需要别人的帮助。
在外,张俊文是一名爱岗敬业的好医生,在家,张俊文是一位疼爱妻子的好丈夫、严厉与慈爱兼有的好父亲、更是孝敬老人的好儿子。子承父业是自己的理想,也是父亲的愿望。村医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大西北的村村庄庄,村民们能安居乐业、健康生活,少不了千千万万个像张俊文这样的乡村医生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