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中医医联体召开视频会议,透露重磅新举措,基层专家可被市级医院聘为专病医生。
会议表示,上海市将在二级医疗机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遴选主治及以上的基层中医优秀人才纳入培养。
共54人通过考核,并被市级医院(医联体牵头单位)聘为某专病(专科)的医生,即同时获得两家医疗机构的聘请(双聘)。
纳入医联体双聘试点的54名学员,需要在医联体牵头单位的支持下,在本单位开设“医联体牵头单位——专病(专科)联合门诊”。
其中,二级中医医院在区域中医医联体内推广3个优势病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不少于1个中医特色专病门诊。
54个专病(专科)联合门诊,每周将提供不少于2个半天的中医专病(专科)诊疗服务。
让基层专家成为“大医生”。上海基层专家可被市级医院聘为专病医生是一项务实措施,这是对基层专家最大的厚爱。
为更好地挖掘业务骨干,留住基层医生,“十四五”规划期间,上海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医共体(包括中医医共体)建设工作。
1.基层专家可在大医院执业
开展基层医学人才培养与双聘,让基层专家执业地点在基层、大医院门诊、病房轮流互换。
2.推广中医优势病种诊疗
不断提升区域医疗(中医)优势专科专病诊治能力,要求牵头医院推广多个医疗(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指导成员单位建立专科专病门诊。
3.政府给予特殊津贴
让基层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充分调动基层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安民告示本辖区基层专家基本情况,让辖区居民知晓,给他们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
4.适时选拔“准基层专家”
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选拔合适的“准基层专家”作为培养对象,形成“手把手、一对一、老带青”的“基层专家”培养机制。
可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让更多的基层医生很好地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中西医诊疗、慢病管理等,让基层专家后继有人。
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基层中医优秀业务骨干少,不少基层中医人才出现断层。
部分基层医生没有工作特色,也不够有名气,老百姓不知道所以无法找到他们。同时,缺乏业务骨干考核激励机制,优秀基层医生难以脱颖而出。
上海实施医联体内部双聘,相互可以聘用,使医生真正参与到医联体活动中,使得上级各种医疗资源的优势和技术都可以沉下去。让更多的基层业务骨干脱颖而出,获得群众基础和名气。
双聘让不同医疗背景的人有机会坐在一起,解决基层骨干力量身份问题。此外,计划每年给予基层骨干的津贴,使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提升医疗能力。
上海通过畅通区域中医医联体,各单位间中医药人员流通及互认途径,推进人才培养和双聘人员双倍增。这一举动可圈可点,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更值得全国学习推广。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想要了解更多医疗行业动态可以点击医学教育网医疗招聘频道(https://www.med66.com/weishengdanweizhaopin/)查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