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我读初中开始到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前的十年问(1960~1969年),那时算来姥姥也是60多岁的小脚老太了。可每年开春,我和姥姥都要外出去踏青。我们早早起床,姥姥烙上几个韭菜麦饼、煮上几个茶叶和灌上满满一军用水壶的白开水,还美其名曰我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后就坐公交车到灵隐,游完灵隐寺后,我俩就沿着九里松一路往回走,一边采马兰头和艾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采满2大布袋后就开始游西湖。我们往往一年是翻越苏堤到花港观鱼小歇,再到净慈寺,沿南山路走回家。隔年就走到平湖秋月小歇,翻越白堤到六公园,沿湖滨路走回家。
漫步在桃红柳绿、乌语花香的西子湖畔,欣赏如诗如画的人间美景,一边回忆往事。记得姥姥几次提到:“记得不,小时候在乡下我就和你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幼谷(我的奶名)快快长,长大上杭州,妈妈就住西湖边,我们一起游仙景。其实这些美景也是你爸爸放暑假回来描述给我听的,现在是真正来丑间天堂哦!”姥姥还和我说:“小时候在乡下你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多么担心你生病啊,幸好你的身体很争气,一直没灾没病。”回想起来其实是姥姥采取了许多保健措施。姥姥经常一边唱着小曲一边顺时针方向抚摸我的肚脐周围:“摸摸囡囡,百气消和,小儿不贪吃多多”。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说:“热水泡泡脚,胜过吃补药”。一边洗还一边按摩足三里说:“按摩足三里,吃只老母鸡”。早上起来给我梳头,总要用手指按摩头部、面部说:“摸摸囡囡头,一天精神足,摸摸囡囡脸,身体得康健”。
春游回家后,我帮助姥姥把马兰头和艾青洗干净,姥姥把买来的春笋,每株分3段,最嫩的用来凉拌马兰头,中段和韭菜、豆腐干一起切丁拌后用,盐味青团馅,老的那段用作炒油焖笋。那时候包青团的细沙也是姥姥自己手做的,把赤豆煮熟,放在淘米箩,在有水的脸盆搓碎,细沙到水中,赤豆皮留在淘米箩,再把带水的细沙倒入布袋把水挤干,然后用猪油、白糖和细沙一起炒好就可用作包甜青团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姥姥做的美味韭菜麦饼、凉拌马兰头、香糯的青团子和端午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要感恩我的姥姥,是她的教导培养我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结实健康的身体,也是她给了我许多灵感来编写《四季养生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