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Bèi Mǔ Lán
【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厘米。气生根须状,浅黄褐色。茎横走,分节,呈竹鞭状,节上生球状假鳞茎,肉质,卵形,有棱,直径15~30毫米,绿色,光滑无毛。每一假鳞茎顶端生叶两片,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3厘米,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上有数枚鞘状苞片;花白色,直径约3厘米,左右对称,唇瓣上有黄斑。果长椭圆形,长约2厘米,具三棱。种子细小,黄色,锯屑状。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生于杂木林中阴湿的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辛甘,凉。
①《文山中草药》:“味辛麻,性凉。”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
①《文山中草药》:“止血,定痛。治外伤出血。”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续筋,清热,止咳。”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或研末敷。
【附方】
①治支气管炎,感冒:每用全株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软组织挫伤:贝母兰假鳞茎的干粉调敷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骨折:小绿芨100克,凤尾草1克。两药全草捣烂,先行骨折复位,小夹板固定,然后将上药敷于骨折处。如系开放性骨折,加满山香根粉撒于伤口,再敷药。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全展选编·外科》)
④治外伤出血:鲜贝母兰适量捣烂,敷于创面或用干粉撒于创面包扎。(《文山中草药》)
【摘录】《*辞典》
贝母兰——《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Bèi Mǔ Lán
【英文名】 pseudobulb of Corymbose Coelogyne
【别名】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止血果、小绿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gyne corymbosa Lindl.[C.punct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蒸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伞房贝母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cm.气生根须状,浅黄褐色。茎横走,分节,呈竹鞭状,节上生球状假鳞茎,肉质、卵形,有棱,直径15-30mm,绿色,光滑无毛。每一假鳞茎顶端生叶两片,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cm,宽2-3cm,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上有数枚鞘状苞片;花白色,直径约3cm,左右对称,唇瓣上有黄斑。果长椭圆形,长约2cm,具三棱,种子细小,黄色,锯屑状。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31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沟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止血定痛。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文山中草药》:止血,定痛。治外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选》:接骨,续筋,清热,止咳。
3.《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