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唑类抗真菌药物构效关系:
通过对唑类药物结构与活性的研究,将唑类抗真菌药物构效关系总结如下:
(1)分子中的氮唑环(咪唑或三氮唑)是必需的,当被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丧失。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治疗指数明显优于咪唑类化合物。
(2)氮唑上的取代基必须与氮唑环的氮原子相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Ar基团为取代苯环时,其4位上的取代基有一定的体积和电负性及2位为有电负性取代基,均对抗真菌活性有利。
(4)R1、R2上取代基结构类型变化较大,其中活性最好的有两大类:R1、R2形成取代二氧戊环 结构,成为芳乙基氮唑环状缩酮类化合物,代表性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该类药物的抗真菌活性较强,但由于体内治疗时肝毒性较大,而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外用药;R1为醇羟基,代表性药物为氟康唑,该类药物体外无活性,但体内活性非常强,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
(5)氮唑类抗真菌药对立体化学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在3-三唑基-2-芳基-l-甲基-2-丙 醇类化合物中,(1R,2R)立体异构与抗真菌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