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系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因和诱因
① 多数由各型肝硬化引起,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为常见。
② 门体分流手术。
③ 少部分由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肝炎和药物性肝病引起。
④ 其他,包括原发性肝癌后期、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常见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使用镇静催眠药及麻醉药、便秘、外科手术、感染、尿毒症等。
2. 发病机制
① 氨中毒理论,是肝性脑病众多发病机制中研究最多、依据最充分的发病机制。
② 假神经递质理论,肝衰竭时,蟑胺和苯乙醇胺增多取代正常神经递质。
③ 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毒性作用。
④ γ氨基丁酸/苯二氮(GABA/BZ)复合体的抑制作用。
⑤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理论,主要是芳香族氨基酸增高(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而支链氨基酸降低。
(二)临床表现
①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和行为异常为其突出表现。可有扑翼样震颤(肝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② 二期(昏迷前期),有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睡眠时间倒错。可有幻觉、恐惧、狂躁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③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突出。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④ 四期(昏迷期),程度不等的昏迷,脑电图明显异常。
(三)辅助检查
① 血氨,门体分流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衰竭者血氨多正常。
② 脑电图,脑电图改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典型的改变为节律性慢波,出现普遍性每秒1~3次的δ波。
③ 简易智力测试,主要用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及轻微肝性脑病。测试内容有书写、构词、画图、搭积木及用火柴杆搭五角星等。
(四)治疗要点
① 消除诱因,如控制感染、纠正低钾性碱中毒、停用肝损害有关药物等。
②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减少或暂禁蛋白饮食,停用含氮药物;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或口服33%的硫酸镁导泻;口服新霉素或甲硝唑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③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与清除,可用谷氨酸钠和谷氨酸钾、精氨酸及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溶液等。
④ 对症治疗,包括维持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五)护理措施
①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包括禁用安眠药和镇静药,防止感染,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等。
② 置病人于重症监护室,实行专人护理,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③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糖、丰富维生素饮食;控制和暂停蛋白质的摄入,神志清楚后,逐步增加蛋白质入量,以植物蛋白为佳;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有腹水和脑水肿者,应控钠、补钾。
④ 做好对症护理。
⑤ 病情观察,观察早期肝性脑病迹象,意识障碍程度,生命征及瞳孔变化,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每日出入液量,排便情况并发症迹象。
⑥ 用药护理,精氨酸滴速不宜过快;脑水肿时慎用或禁用谷氨酸钠;灌肠宜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不宜用碱性溶液,禁用肥皂水;用导泻剂时应记录排便次数和粪便颜色并做好肛周皮肤护理;注意谷氨酸钾、谷氨酸钠、精氨酸,乳果糖,新霉素的疗效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