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固定桥的基牙牙周膜情况选择:
1)临床上常用牙周膜面积大小来衡量是否为良好基牙。牙周膜面积与牙根的长短、数目和形态有关,牙根长而粗大或多根牙者牙周膜面积大,其支持能力也大。功能良好的牙齿,其牙周膜间隙的宽度为0.18~0.25mm;无功能牙,牙周膜变窄,但在一定的生理功能刺激下,也可逐渐恢复正常宽度;咬合创伤或松动牙,牙周膜变宽。当牙周组织萎缩或牙周袋形成时,牙周膜的面积相应缩小。因此应选择牙周膜面积大,能够承受(牙合)力的牙齿作为基牙。
2)在选择基牙时,应从X线片上检查基牙牙槽骨的骨质致密度和牙槽骨有无吸收。若牙槽骨的吸收超过根长的1/3,就不宜选作基牙。牙槽骨对咬合力相当敏感,牙齿失去咬合功能,随功能失去的时间推移,在X线片上显示蹬骨质逐渐疏松,骨小梁排列不整齐。此类牙不能立刻选作基牙,可以对这类牙采取措施,增加适当(牙合)力,待牙槽骨恢复正常,有新的骨小梁产生,且排列也比较整齐而致密时方可作为基牙。
3)如患有根尖周炎症、根尖周脓肿或根尖周囊肿,必须经治疗痊愈后才能再考虑是否可以选作基牙。如果经过根尖切除,牙根长度减小明显,影响牙的支持能力,不宜作基牙。
4)若牙齿超出其正常生理动度,表明其牙周组织有病理性改变,必须拍X线片等详细检查,找出其松动的原因。若经过治疗后能恢复到正常的稳固度,符合基牙的要求,则可选作基牙,否则不能用作基牙。若经过治疗,牙周组织炎症得到治愈,牙齿仍为Ⅰ度松动,有时也可作为基牙,但应在同侧增加基牙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