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内科 > 粘膜病 > 正文

单纯疱疹发病机制

2015-01-19 11:21 医学教育网
|

单纯疱疹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中的一种,为中等大小球形、有核衣壳和脂蛋白包膜的DNA病毒。与口腔黏膜感染有关的疱疹病毒还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HSV的核心是由双链DNA组成,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外包以蛋白质衣壳,再外层为一种可溶性的富于糖蛋白与脂蛋白的包膜(囊膜)。根据HSV的生物学特征,包膜、抗原性的差异,以及致病部位的不同,分为1型和2型两个亚型,即HSV-1及HSV-2.这两个亚型有如下差异:

①在鸡胚细胞上,HSV-1不形成空斑,而HSV-2形成空斑。而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HSV-1形成小痘疱,HSV-2形成大痘疱,说明HSV-1致病力小于HSV-2.

②包膜抗原成分gC具有型的特异性,可利用此特性加以鉴别。

③1型和2型病毒特异性酶有差异性。

④最本质区别为两种亚型的病毒核苷酸序列有差异性。过去认为HSV-1主要导致腰以上的皮肤黏膜病损,HSV-2主要累及腰以下部位,但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在口腔单纯疱疹感染中,甚至健康人群的口腔中分离到HSV-2病毒,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变异有关。

HSV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损主要有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如疱疹性龈口炎)和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如复发性唇疱疹)两大类。其发病机制如:在HSV的DNA刚进入宿主细胞核时,其数量并不增加,然后HSV的DNA利用宿主细胞核中核酸合成系统的相关酶、单核苷酸,按照HSV的遗传信息进行大量的复制与转录,在宿主细胞核内与新形成的大量衣壳蛋白微粒结合,通过宿主细胞核膜时获得表层包膜而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而逸出。大量病毒颗粒的形成,造成宿主细胞的急剧溶解破坏,形成病损。

当HSV在口腔黏膜造成原发损害后,病毒沿三叉神经鞘进入半月神经节细胞或周围细胞内潜伏,此时所有控制病毒复制的基因都被关闭,只留下一组基因,它能够产生潜伏相关性转录子(LAT)。当全身状况改变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或局部受到外伤、过度日照等刺激时,将激活潜伏病毒的转录因子,增殖后沿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进入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引起局部的复发性疱疹损害。虽然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即可出现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对防止病毒扩散及限制病程促使自愈有一定作用,但血中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因此不能消除细胞内的潜伏病毒,也不能阻止复发。目前认为,细胞免疫在对抗HSV感染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近20多年的研究,HSV-1在紫外线或烟草等物质的作用下可以诱生某些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可以单独转化细胞以及与某些化学致癌物协同,可加强细胞的恶性转化。研究还表明口腔鳞癌患者存在抗HSV-1的体液免疫,部分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和鳞癌组织存在HSV-1的DNA片段等,因此,HSV-1可能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由于HSV-1感染广泛累及人群,应注意进一步研究。

医师资格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免费直播|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师鸿儒全面讲解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直播时间:11月10日 19:30-21:00

主讲老师:鸿儒

直播主题: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全面讲解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