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概述】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可直接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也可通过血液循环传入淋巴结。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处。早期仅见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继之则淋巴结增大,疼痛加剧,红肿热痛,可化脓腐溃。本病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本病中医称“痰毒”、“痰核”、“?核”等。
【病因病理】本病因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邪毒流注于经脉,与内蕴之痰湿交结,致使营卫不和,邪郁化热,气血凝滞,经脉阻遏而成痰毒。若发于颈部者,多因风热、风温之邪侵袭所致;发于腋下等处,则以内蕴火热之邪而生;发于腹股沟等处,多为湿热、湿火为患。
【诊断要点】
1.本病多由细菌感染引发,如急性扁桃体炎、皮肤疖子、湿疹、败血症、丹毒等。
2.病灶附近淋巴结肿大,初起肿痛,有明显结块,推之可动,继则表面红肿热痛,压痛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在起病1周后可化脓内溃。溃后脓出黄白稠厚,一般收口较快。
3.可有高热,恶寒,头痛,烦渴,便秘等全身症状。
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辩证分型】
1.风热邪毒症状: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明显压痛,推之可移,皮色未变,有发热,头痛,四肢酸楚,咽部疼痛等,舌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袭于肌表,凝于咽部,邪热人里与内蕴之痰湿互结,邪郁化热,经脉阻遏,故见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表邪未清,故有发热、头痛、肢楚等。青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表之象。
2.痰火内结症状:淋巴结明显肿大,质地坚硬,压之作痛。继则肿块固定,推之不移,并有按之波动之感。伴高热,烦渴,纳呆,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证候:邪毒化热入里,或毒热内盛,与痰邪互结,瘀滞经脉,故肿大明显,质坚压痛。日久热盛,痰核化脓腐溃,故推之不移,按之波动。邪热内盛,正邪分争测壮热,烦渴,香红苔黄腻。
【分型治疗】
1.风热邪毒治则: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主方:牛蒡解肌汤加减。
加减:高热,加生石膏30克(先煎)、寒水石15克;淋巴结肿硬,加牡蛎10克(先煎)、山慈姑10克;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克(后下)、全瓜萎10克。
主方分析:本方清热疏邪散结。方中荆芥、薄荷疏解风热之邪,连翘、夏枯草、山桅清热解毒散结,牛蒡子清利咽喉,丹皮清热凉血,石斛、玄参清热养阴。
处方举例:
荆芥10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薄荷5克(后下)夏枯草10克 山桅10克 赤芍10克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 生甘草6克
2.痰火内结治则:清热泻火,解毒消结。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加减:淋巴结肿硬,加夏枯草10克、山慈姑10克;高热口渴,加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咽红乳蛾,加黄芩10克、板蓝根30克。
主方分析:五味消毒饮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要方。方中银花清热解毒,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凉血散结。本方为外科治疗疗疮、疖肿的常用处方,因此对痰毒(痰核)也十分对症。
处方举例:
银花10克 野菊花10克 蒲公英30克 天葵子10克 紫花地丁10克 山栀10克 夏枯草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生甘草6克
【中成药】
1.六神丸 每日3次,每次2~4粒吞服。用于痰火内结。
2.牛黄醒消九 每日2次,每次1~2克饭后吞服。用于痰火内结。
【简便方】
1.紫花地丁、夏枯草、赤芍、丹皮各10克,竹叶3克,水煎服。用于痰火内结。
2.银花、菊花、荆芥、黄芩各10克,柴胡、龙胆草各6克,水煎服。用于风热邪毒。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高热时应多饮水分,注意休息,并采取退热措施。
2.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海鲜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淋巴结硬肿时,不要轻易外敷药物或加热敷,以免导致化脓溃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