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医学题库】全新升级!学习做题新体验!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答疑周刊 > 正文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0年第30期

2020-03-24 16:25 医学教育网
|

问题索引:

一、川崎病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三、麻疹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具体解答:

一、川崎病

【概述】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易累及中等大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

【诊断要点】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1.四肢变化: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少数患儿早期可出现肛周皮肤潮红甚至脱屑。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2.多形性红斑。

3.眼结合膜充血。

4.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充血呈草莓样舌。

5.颈部淋巴结肿大。

如以上5项临床表现不足4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损害征象,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一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小儿发病率高,经呼吸道传播。临床特征起病急,突起发热,头痛,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死亡。

致病菌

根据菌群特异性荚膜多糖(CPS)结构可分为13个群。其中A、B、C三群最为常见,占90%以上。C群致病力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亚洲主要是A群,我国95%以上流行菌群为A群,近年亦发现B群、C群。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10日,平均2~3日。

1.普通型:最常见,占90%。

2.暴发型:较少见,但凶险,病死率高,可分为3型。

(1)休克型:小儿多见,起病急骤,中毒症状严重,12小时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且迅速融合,伴循环衰竭、DIC表现。

(2)脑膜脑炎型:小儿为主,除高热、皮肤瘀斑外,脑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明显。

(3)混合型:兼有休克型与脑膜脑炎型的临床表现,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C群流脑临床特征:常表现为暴发型,可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咳嗽,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

二

三、麻疹

【概述】

病原:麻疹病毒

传播途径:呼吸道

2.临床表现

(1)前驱期3~4天

①发热

②“上感”症状:流涕、咳嗽、流泪

③麻疹黏膜斑(Koplik斑):见于两颊黏膜上,相对下磨牙处及唇内侧面,呈沙粒大小,灰白色斑点,前期诊断重要依据。

三

【处理要点】

1.一般治疗:休息、护理、营养、补充水份。

2.对症治疗:治疗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剂,烦躁时可应用镇静剂,入量不足时可适当给予静脉补充液体。

3.并发症治疗

点击下载: 《全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30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卫生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2024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全科主治医师资料领取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